经方解
见伤寒方经解条。
见伤寒方经解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马齿苋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京民间药草》。为蕨之别名,详该条。
位于外耳道以外的全部耳壳的统称。由软骨及皮肤构成。又名耳壳。参见耳条。
见《本草原始》。为松香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黄皮果核之简称,详该条。
儿科病证。出《小儿药证直诀》。指婴儿出生时咽下秽液,内扰于胃,生后当天或次日多次呕吐。将秽液污染的胃内容物吐净后,可自行缓解。
【介绍】:见倪维德条。
十二剂之一。用寒凉药物组成,具有治疗热证作用的方剂。参见寒能制热条。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蓬子菜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1卷。金·李杲撰(一本误作元·朱震亨撰),撰年不详。书中包括:膈咽不通并四时换气用药法、本草十剂、中风同从高坠下、呕咳气喘、饮食劳倦论、四时用药加减法等20余篇有关内科杂病及用药法则的论文,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