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羊角纽花

羊角纽花

《中药大辞典》:羊角纽花

药材名称羊角纽花

拼音Yánɡ Jiǎo Niǔ Huā

出处《本草求原》

来源夹竹桃科植物羊角拗种子的丝状绒毛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羊角拗"条。

功能主治①《本草求原》:"止刀伤血。"

②《岭南采药录》:"外敷跌打。"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羊角纽花

药材名称羊角纽花

拼音Yánɡ Jiǎo Niǔ Huā

出处出自《本草求原》

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羊角拗的丝状绒毛。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rophanthus divaricatus(Lour.)Hook.Et Arn.[Pergularis divarcata Lour.]

原形态灌木或藤本,直立,高达2m。秃净,多匍枝,折之有乳汁流出。小枝通常棕褐色。密被灰白色皮孔。叶对生,具短柄;叶片厚纸质,椭圆形或长圆形,长4-10cm,宽2-4cm,先端短渐头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侧脉每边通常6条,斜扭上升,叶缘前网结。花大形,黄白色,顶生或3花合生呈聚伞花序;花梗纤细,长约1cm;苞片和小苞片线状披针形;花萼萼片5,披针形,先端长渐尖,绿色或黄绿色,内面基部有腺体;花冠黄色,漏斗形,花冠筒淡黄色,长约1.2cm,上部5裂,裂片基部卵状披针形,先端线形长尾状,长达10cm,裂片内面具由10枚舌状鳞片组成的副花冠,白黄色,鳞片每2枚基部合生;雄蕊5,内藏,花药箭形,基部具耳,各药相连干柱头,花丝纺锤形,被柔毛;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半下位,花柱圆柱状,柱头棍棒状,先端浅裂。蓇葖果木质,双出扩展,长披针形,长约10-15cm,极厚,干时黑色,具纵条纹;种子纺锤形而扁,上部渐狭而延长成喙,喙长达2cm,轮生白色丝状种毛,具光泽,长2.5-3cm。花期3-7月,果期6月至翌年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或丛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止血;散瘀。主刀伤出血;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外敷

各家论述1.《本草求原》:止刀伤血。

2.《岭南采药录》:外敷跌打。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青藤香

    《中药大辞典》:小青藤香药材名称小青藤香拼音Xiǎo Qīnɡ Ténɡ Xiānɡ别名青藤、滚天龙、青藤细辛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防已科植物轮环藤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缠绕藤本。根粗壮

  • 仔榄树

    药材名称仔榄树拼音Zǎi Lǎn Shù别名黄平树、洪达木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仔榄树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unteria zeylanica (Retz.)Ga

  • 米仔兰花

    药材名称米仔兰花拼音Mǐ Zǎi Lán Huā别名逻罗花、米兰花、树兰花。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米仔兰Aglaia odorata Lour.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glaia odorata

  • 鬼盖

    《中药大辞典》:鬼盖药材名称鬼盖拼音Guǐ Gài别名地盖(《别录》),鬼伞、朝生(陶弘景),鬼屋(《本草拾遗》),鬼菌(《广菌谱》)。出处《别录》来源为鬼伞科植物墨汁鬼伞或粪鬼伞的子实体。

  • 万寿菊花

    药材名称万寿菊花拼音Wàn Shòu Jú Huā英文名Flower of Aztec Marigold别名臭芙蓉、金菊、黄菊、红花、柏花、里苦艾、蜂窝菊、金花菊、金鸡菊出处出自《植物名实图考》来源药

  • 虎耳还魂草

    《中药大辞典》:虎耳还魂草药材名称虎耳还魂草拼音Hǔ ěr Hái Hún Cǎo别名还魂草、九倒生(《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珊瑚苣苔的全草。秋后

  • 野棉花根

    药材名称野棉花根拼音Yě Mián Huā Gēn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野棉花的根,春季或秋季采挖,去净茎叶,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棉花"条。生境分部产于云

  • 野木瓜

    《中药大辞典》:野木瓜药材名称野木瓜拼音Yě Mù Guā别名那蘑、牛藤(《广西植物名录》)。出处《国药的药理学》来源为木通科植物七姐妹藤的茎、根。原形态常绿藤本。叶互生,掌状复叶,有3~7

  • 槲实仁

    《中药大辞典》:槲实仁药材名称槲实仁拼音Hú Shí Rén出处《纲目》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槲树的种子。冬季果实成熟后采收,连壳斗摘下,晒干,除去壳斗及种壳,取出种子,晒干。

  • 密穗砖子苗

    药材名称密穗砖子苗拼音Mì Suì Zhuān Zǐ Miáo来源莎草科密穗砖子苗Mariscus compactus (Retz.)Druc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