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胁下痛

猜你喜欢

  • 酒癞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因醉卧汗出迎风,风邪入于胃经所致。初起遍身生疮,小者如豆,大者如钱,色呈灰黄,上覆脓痂。久则眉发脱落。相当于结核型麻风。

  •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用苦寒药治热证,热象不减而反增,这不是有余的热证,而是真阴(肾阴)不足的虚热,应滋补肾阴,热象自除。参见壮水为主,以制阳光条。

  • 小儿阴厥

    即小儿寒厥,详小儿厥证、小儿寒厥条。

  • 产后三冲

    见《张氏医通》卷十一。指产后恶露当下不下,逆而上冲引起的三种危重证候。即败血冲心、败血冲肺、败血冲胃。详各条。

  • 米筛花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老鸦糊之别名,详该条。

  • 嵇仁伯

    【介绍】:见嵇清条。

  • 三水

    三阴,脾。《素问·示从容论》:“夫二火不胜三水,是以脉乱而无常也。”二火即二阳(胃),三水即三阴(脾)。一说二火指心与肺,三水指肝、脾、肾。

  • 目干涩

    证名。指眼觉干涩不爽。又名目枯涩。《诸病源候论》卷廿八:“液竭者,目涩。”常由肝肾阴亏,肝虚血少,肺阴不足,阴虚火旺等所致。《审视瑶函》:“此症谓目日觉干涩不爽利。”宜结合眼及全身证候辨证论治。分别选

  • 烧存性

    中药炮制法之一。把植物药烧至外部枯黑,里面焦黄为度,使药物一部分炭化,另一部分还能尝出原有的气味,即存性。烧存性是直接用火烧焦,另有炒存性是用间接的火炒焦,两者操作上有所不同。

  • 严云会

    【介绍】:清医生。字位夫。广东顺德人。善疗目疾,远近就诊者甚众。有重病者许以重金求治,严氏治愈其病并不受其金。子凤诏,为诸生,传其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