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卜芥之别名。②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海芋之别名。各详该条。
书名。清·吴达撰。刊于1879年。治案40余条,以伤寒、时症为多。重六经辨证,每条记述较详。后收入《医学求是》中。
见《河南中药手册》。为忍冬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条。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三十四。即红丝疔,见该条。
即药物发泡灸,见该条。
病名。即乳蛾发于一侧者。见《冯氏锦囊秘录》卷六。见乳蛾条。
病证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指肺素有热,寒气外束所致的哮吼。《医略六书杂病证治·哮病》:“皮毛为肺之合,肺素有火,毫窍常疏,风寒易入,谓之寒包热。”《类证治裁·哮症论治》:“症由痰热内郁,风寒外束,
东汉时医官职称,为太医监之下属官职,计2名,其职责掌管医方。
见《陕西中草药》。为苦荬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