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证五陷之一。出元·朱震亨《幼科全书》。其特点为痘疮晕脚干枯,中有黑脐。为毒火内盛,营血干枯所致。治宜凉血解毒,泄火清营。用清瘟败毒饮。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积雪草之别名,详该条。
《幼科发挥》卷一方。白术一两,陈皮七钱五分,苍术、厚朴(姜汁炒)、枳壳(面炒)、半夏、青皮、神曲、麦芽、山楂各五钱,炙甘草各三钱。为细末,蒸饼为丸,黍米大,每服二十至三十丸,米饮送下。治小儿伤食成积,
指服药以治体内发生的多种病证。《素问·至真要大论》:“内者内治,外者外治。”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眉疽。见该条。
证名。指因风邪而致头痛与眼部证候并见的病患。《证治准绳·杂病》:“人素有头风,因而目病,或素目病,因而头风……,头痛则目病,目病则头痛。”某些眼疾,可出现此证。
出《乾坤生意秘韫》。为忍冬藤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因鼻内阻塞而发音欠清畅者。参见鼻齆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六。即乳积。详该条。
肾气通行的道路。《素问·水热穴论》:“伏菟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肾之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