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制剂手册》。炒杏仁、生石膏、栀子(姜水炒)、天花粉、炒苏子、煅蛤壳、栝蒌皮各60克,炒牛蒡子、青黛、射干各30克,甘草12克,细辛6克,龙涎香1.5克,麝香0.6克。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
出《本草拾遗》。又名荜拨没。为胡椒科植物荜拨Piper longum L.的根。辛,温。温中,降逆,破滞气。治冷气呕逆,心腹胀满,食不消,寒疝核肿,阴汗,妇人宫冷无子。煎服:1.5~3克。本品含胡椒碱
见《金匮要略》。即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见该条。
【介绍】:见朱沛文条。
证名。见《寓意草·面议倪庆云危症再生治验》。《证治汇补》卷五:“臭水是肠中逆来。”多因胃气大伤所致。
【介绍】:参见梅彪条。
病证名。见《本草纲目》。即瘖。详见瘖条。
即湿气。因湿性重浊粘腻,每于病位停留滞着,阻碍阳气的活动,故名。
病名。《医学入门》卷六:“……肛门左右别生一窍,流出脓血,名为箄漏。”肛漏之一。
【介绍】:参见葛应雷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