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埤雅》。即艾叶,详该条。
见瞻甫《慈航普渡》。即子啼。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蒟酱叶之别名,详该条。
指肾气亏损,肾阳虚衰所出现的证候。《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病苦心中闷,下重足肿不可以按地,名曰肾虚寒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肾膀胱经虚实寒热证治》:“肾虚寒,阴痿,腰脊痛,身重,缓弱,足腰不可以按
病名。为婴儿至儿童期所生的瘰疬。又名乳疬。多由先天虚损而致。症为瘰疬旋起旋消,或结核久而不化,或时大时小。治法:偏热者用灯笼草、野菊花和红糖少许煎服。偏寒者外用消肿散外敷。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草血竭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经济海藻志》。为鹧鸪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即目常日夕昏。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青葙之别名,详该条。
后囟之别称。出《奇效良方》。婴幼儿元气充实者则脑后顶门坚实而矫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