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茯苓泽泻汤

茯苓泽泻汤

金匮要略》卷中:茯苓泽泻汤

药方名称茯苓泽泻汤

处方茯苓25克泽泻12克桂枝6克白术9克生姜12克

功能主治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

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纳泽泻,再煮取300毫升,温服100毫升,一日三次。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金匮》卷中:茯苓泽泻汤

药方名称茯苓泽泻汤

别名茯苓

处方茯苓半斤,泽泻4两,甘草2两,桂枝2两,白术2两,生姜4两。

功能主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霍乱,吐利后,烦渴欲饮水。

用法用量茯苓汤(《千金翼》卷十九)。

各家论述①《金匮玉函经二注》:胃反吐,津液竭而渴矣,斯欲饮水以润之,更无小便不利,而用此汤何哉?盖阳绝者,水虽入而不散于脉,何以滋润表里,解其燥郁乎?惟茯苓之淡行其上,泽泻之威行其下,白术甘草之甘和其中,桂枝生姜之辛通其气,用布水精于诸经,开阳存阴,而洽荣卫也。

②《沈注金匮要略》:此外风乘胃,脾虚成饮之方也。风气通肝,木盛制土,脾胃气郁而反上逆,则为胃反,然吐则痰饮去而风火炽盛,胃津枯燥,以故吐而渴欲饮水,但木旺土衰,则水寡于畏,肾水反溢为饮,治当健脾,以除伏邪宿饮。故以姜、桂、术、草健脾和营卫,而驱邪外出,茯苓泽泻导胃肾之余饮也。

临床应用胃反:成绩录云,安部候臣菊池大夫,从候在浪华,久患胃反,请治于先生曰:不佞曩在江户得此病,其初颇吐水,间交以食,吐已乃渴,诸医交疗,百端不愈,一医叫我断食,诸证果已。七日始饮,复吐如初,至今5年,未尝有宁居之日,愿先生救之。先生乃诊其腹,自胸下至脐旁硬满,乃与茯苓泽泻汤,数日而痊愈。

摘录《金匮》卷中

猜你喜欢

  • 开心散

    药方名称开心散别名远志散处方远志4分,人参4分,茯苓2两,菖蒲1两。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好忘。用法用量远志散(《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摘录《千金》卷十四

  • 胡荽丹

    药方名称胡荽丹处方乌鸡1只(令净),胡荽子适量。功能主治反胃。用法用量胡荽子入鸡缝之,煮熟食之。不效,再如法服食1只乌鸡。摘录《脉因证治》卷下

  • 人参清肌散

    药方名称人参清肌散处方人参6克白术4.5克 白茯苓9克(去皮)当归6克赤芍6克柴胡2.4克半夏6克葛粉6克甘草2.4克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治气虚,无汗潮热者。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寿世

  • 秦艽寄生汤

    药方名称秦艽寄生汤处方秦艽寄生白芍(七日内用赤芍)当归熟地(七日内用生地)蒲黄(半生半熟)川断独活广皮红花山楂香附乌药功能主治和营卫,祛风湿。治产后血虚,外感风湿,血瘀经隧,遍身疼痛。用法用量水煎服。

  • 矾石煎

    药方名称矾石煎处方矾石1两(熬枯),苦参,生地黄(洗令净,研,绞取汁)3合。制法上3味,粗捣2味为末,以生地汁并水2盏,煎至3合,绵滤去滓。功能主治鼻中热气生疮,有脓臭,兼有虫。用法用量方中苦参用量原

  • 加味导赤汤

    药方名称加味导赤汤处方人参1钱,生地1钱,条芩1钱,木通1钱,甘草梢1钱,麦冬(去心)1钱,赤芍1钱,淡竹叶15片。功能主治子淋。孕妇小便少;溺血。用法用量加灯心49寸,水煎,空心服。摘录《胎产心法》

  • 全体神膏

    药方名称全体神膏处方当归60克 生地60克续断30克牛膝30克甘草15克地榆30克茜草30克小蓟30克木瓜30克杏仁9克人参30克 皂角6克川芎30克刘寄奴30克 桑木枝120克红花60克白术30克

  • 接气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接气丹药方名称接气丹处方沉香一两,硫黄(如黑锡丹砂子结.放冷.研为细末)、黑锡(去滓称),各二两;牛膝(酒浸)、白术(焙)、苁蓉(酒浸),各半两;丁香三钱,川楝子(

  • 九月肉片

    药方名称九月肉片处方菊花瓣(鲜)100克,猪瘦肉600克,鸡蛋3个,鸡汤150克,食盐3克,白砂糖3克,绍酒20克,胡椒粉2克。制法将猪瘦肉去皮、筋后切成簿片;菊花瓣用清水轻轻洗净,用凉水漂上;姜、葱

  • 铁箍散

    《保婴撮要》卷十一:铁箍散药方名称铁箍散处方芙蓉叶黄柏大黄五倍子白及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疮疖痈疽。用法用量用水调搽患处四围。摘录《保婴撮要》卷十一《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铁箍散药方名称铁箍散处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