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名。见明·邓苑《一草亭目科全书》。即黑睛。详该条。
出《食疗本草》。为八月扎之别名,详该条。
即栀子豉汤,见该条。
见《此事难知》。即循经传。见该条。
出《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五。即子暗。详该条。
同心火内炽。详该条。
治疗心肾不交的方法。心肾不交,症见心悸心烦、头晕失眠、健忘遗精、耳鸣耳聋、腰痠腿软、小便短赤,舌质红,脉细数,用生地、麦冬、百合、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何首乌等药,或用交泰丸。
病名。多由杨梅疮毒未尽,漫延上冲于咽所致,参见杨梅喉癣条。
病证名。指在行经期前,出现周期性口鼻出血的病症。详逆经条。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由肾虚,风湿相搏所致。其症阴囊瘙痒、湿烂、浸淫成疮。治宜益肾祛风解毒。内服全虫散。外用益志壳(即益智仁壳)适量煎汤熏洗。相当于阴囊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