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菊睛丸

菊睛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菊睛丸

药方名称菊睛丸

处方枸杞子90克 巴戟(去心)30克甘菊花(拣)120克 苁蓉(酒浸,去皮,炒,切,焙)60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肝肾,明眼目。治肝肾不足,眼目昏暗,瞻视不明,茫茫漠漠,常见黑花,多有冷泪。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

《续本事》卷四:菊睛丸

药方名称菊睛丸

处方甘菊花、川芎1两,甘草1两,天门冬4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般眼患。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熟水送下,日3次。

摘录《续本事》卷四

《局方》卷七:菊睛丸

药方名称菊睛丸

处方枸杞子3两,巴戟(去心)1两,甘菊花(拣)4两,苁蓉(酒浸,去皮,炒,切,焙)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不足,强目力。主肝肾不足,眼目昏暗,瞻视不明,茫茫漠漠,常见黑花,多有冷泪。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食前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局方》卷七

猜你喜欢

  • 桑丹泻白汤

    药方名称桑丹泻白汤处方霜桑叶9克 生桑皮12克 淡竹茹6克 清炙草1.8克 粉丹皮4.5克(醋炒)地骨皮15克川贝母9克(去心)生粳米9克金橘脯1枚(切碎)大蜜枣1枚(对擘)功能主治清肝火,泻肺热。治

  • 附子温中汤

    药方名称附子温中汤处方干姜(炮)黑册子(炮,去皮、脐)各21克人参(去芦)甘草(炙)白芍药 白茯苓(去皮)白术各15克 草豆蔻(面裹,煨,去皮)厚朴(姜制)陈皮各9克制法上十味,哎咀。功能主治治脾胃虚

  • 棒疮膏

    《古方汇精》卷二:棒疮膏药方名称棒疮膏处方麻油4两,鸡子黄3个,血余5钱,白蜡5钱,冰片3分。制法用麻油煎滚,入鸡子黄熬枯捞去,再入洗净血余,又熬枯捞去,下白蜡、冰片,和匀,冷透。功能主治棒疮。用法用

  • 流水汤

    药方名称流水汤处方半夏2两(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虚烦不得眠。用法用量方中粳米,《医心方》引作“秫米”。注意忌羊肉、饧、醋物。摘录《外台》卷十七引《小品方》

  • 苏合香丸

    药方名称苏合香丸处方苏合香50g安息香100g冰片50g水牛角浓缩粉200g麝香75g檀香100g沉香100g丁香100g香附100g木香100g乳香(制)100g荜茇100g白术100g诃子肉100

  • 麻黄泻白散

    药方名称麻黄泻白散处方桑白皮1钱,地骨皮1钱,甘草半钱,麻黄半钱,杏仁半钱。功能主治风寒伤肺,喘急咳嗽。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生姜3片,水煎服。摘录《保命歌括》卷十八

  • 补阳汤

    《兰室秘藏》卷上:补阳汤药方名称补阳汤处方肉桂1钱(去皮),知母(炒)3钱,当归身(酒洗)3钱,生地黄(酒洗)3钱,白茯苓3钱,泽泻3钱,陈皮3钱,白芍药5钱,防风5钱,黄耆1两,人参1两,白术1两,

  • 八石散

    《圣济总录》卷二十三:八石散药方名称八石散处方代赭3两,凝水石8两,甘草(炙,锉,别为末)8两,不灰木8两,金星石4两,银星石4两,云母4两,石膏4两,太阴玄精石4两,阳起石2两(别生研)。制法上药除

  • 化血丹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化血丹药方名称化血丹处方花蕊石(锻存性)9克三七6克血余炭(锻存性)3克功能主治止血化瘀。治咳血,吐血,衄血,二便下血;并治妇女闭经成症症瘕者。用法用量共研细末,分二次,开水送

  • 加减建中汤

    《保命歌括》卷十九:加减建中汤药方名称加减建中汤处方小建中汤1剂,加柴胡、木瓜各等分。功能主治吐利转筋,肋下痛,脉弦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保命歌括》卷十九《普济方》卷二三一引《卫生家宝》:加减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