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桃仁红花汤,见该条。
见《本草正义》。为骨碎补之别名,详该条。
出《斗门方》。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山柰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即马宝,详该条。
《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防风、连翘、羌活、独活、草决明、蔓荆子、木贼、玄参各一两,当归、荆芥、滑石、薄荷、麻黄、白术、赤芍药、大黄各五钱,黄芩、川芎、桔梗、栀子、石膏、芒硝、蝉蜕、菊花、蒺藜各四钱
见《四川中药志》。为鸡眼草之别名,详该条。
指病因病理均属寒而表现出热的假象。参见真寒假热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三。指由于湿热郁久,化火转燥而成的三消证。湿火伤肺为上消。证见烦渴引饮,咳嗽面肿,寸脉数大,宜用清肺饮;湿火伤胃为中消,证见多食易饥,面黄身肿,关脉数大,宜用加味清胃汤;湿火伤
经外奇穴别名。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即穿鼻。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