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脾虚引起内风的证候。多由吐泻或药饵损脾所致。主要表现为手足微有抽搐,伴肢体逆冷,口鼻气微,昏睡露睛等症。《张氏医通·诸风门》:“若体倦神昏不语,脉迟缓,四肢欠温者,脾虚生风也。”治宜温补脾胃为主,用
证名。指上焦闭寒不通所致的痞证。《华氏中藏经·辨三痞论并方第四十六》:“上痞者,头眩目昏,面赤心悸,肢节痛,前后不仁,多痰,短气,惧火,喜寒,又状若中风之类者是也。”宜用桑白皮、槟榔、木通、大黄、黄芩
即牛黄清心丸第一方,见牛黄清心丸条。
《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六方。黄芩、红花、茯苓、独活、葛根、半夏、羌活、陈皮、甘草、防风、白芷、柴胡、升麻、生姜。水煎服。治痰盛项痛。
出《大生要旨》。即婴儿生下后不啼哭。详闷气生条。
【介绍】:见许律条。
见《山西中药志》。为金莲花之别名,详该条。
即虫胀。见《医学入门·鼓胀》。详虫胀条。
见时疫白喉捷要条。
见陆清洁《医药顾问大全·妇人科》。即儿枕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