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济世良方合编条。
见《圣济总录》卷六十五。详久咳条。
即皮肤针疗法。因刺激轻微,适用于小儿,故名。见该条。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麦斛之别名,详该条。
指五脏及膏、肓之十二个原穴。即肺之原太渊,左右各一;心之原大陵,左右各一;肝之原太冲,左右各一;脾之原太白,左右各一;肾之原太溪,左右各一;膏之原鸠尾;肓之原脖胦(气海)。《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
口腔及牙床糜烂的证候。又名口疳。多由疳疾及痘疮患儿,口腔不洁,或于夏令署湿偏盛之际,胃火与湿热之气上攻,侵蚀于口而成。症见口中溃烂,常发生于舌、颊、唇内侧及上腭等处,有时扩展到唇外,口角、齿龈及咽喉。
即肾气丸,见该条。
出《片玉心书》,即胎毒疮疥。见该条。
见《普济方》。为蝮蛇之别名,详该条。
见舒氏伤寒集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