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阳明脉

阳明脉

经脉名。即足阳明。《马王堆汉墓帛书》:“阳明脉:系于骭骨外廉,循骭而上,穿膑,出鱼股□□□□,穿〔乳〕,穿颊,〔出目外〕廉,环〔颜〕□。是动则病:洒洒病寒,喜龙(伸),娄(数)吹(欠),颜〔黑,病种(肿),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惊,心肠(惕)、欲独闭户牖而处,〔病甚〕则〔欲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此为骭蹶(厥)。是阳明脉主治其所产病:颜痛,鼻肌(鼽),领(颔)颈痛乳痛,心与胜痛,腹外种(肿),阳(肠)痛,膝跳,付(跗)□□,为十病。”

猜你喜欢

  • 前胡枳壳汤

    《证治准绳·幼科》集五方。前胡、枳壳、赤茯苓、炙甘草各五钱,大黄适量。为末,每服三钱,水煎服。治痰实壮热,胸中壅闷,卧则喘急。

  • 绿梅花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绿萼梅花之处方名,详该条。

  • 酸桶笋

    见《救荒本草》。为虎杖之别名,详该条。

  • 翰林医官院直院

    宋代医官职称。系翰林医官院之中级医官,共设4名,辅助院使副使掌管院内事务。

  • 清金宁肺丸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七方。陈皮、茯苓、桔梗、贝母、人参、黄芩各五钱,麦门冬、地骨皮、银柴胡、川芎、炒白芍药、胡黄连各六钱,炙甘草三钱,五味子、天门冬、生地黄、熟地黄、当归身、炒白术各一两。

  • 金门

    ①经穴名。代号BL63。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关梁。属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之郄穴。位于足外踝前下方,当骰骨外侧凹陷处。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深层为足底外侧神经;并有足底外侧动、静脉通过。主治头痛,眩晕,

  • 清热解表

    ①用辛凉解表药治疗风温表证,如银翘散。②属表里双解法。适用于里热较重而表证较轻的治法。症见高热、心烦口渴、微恶风寒、少汗或无汗、便秘、尿黄、苔黄白而干、脉滑数等,治宜三黄石膏汤。方中膏、连、芩、柏等能

  • 疮疡大便泄泻

    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指患疮疡时出现大便泄泻。多因过服寒凉之剂,或因饮冷损伤肠胃所致。此外尚有兼患脾虚下陷不能升举,命门火衰不能暖土而泻者。治宜托里消毒散去银花、连翘、白芷,加炮姜、木香;或

  • 红芋荷

    见《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为野芋之别名,详该条。

  • 湿热感寒疝

    病证名。疝证之一。出《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小儿贪食不节,则势必影响中焦消化功能,因而积久生湿,湿郁生热,以致湿热之气下注,流入阴囊,复被风湿之邪外侵,则成本证。发作时阴囊红肿松弛,常常刺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