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阳别论篇

阴阳别论篇

素问》篇名。吴崑注:“此篇言阴阳,与常论不同,自是一家议论,故曰别论。”本篇内容,是运用阴阳的道理,讨论脉象和主病,并按经脉脏腑的分属,论述病情、诊断和预后。指出四经脉象和十二经的变化,与四时十二月的自然变迁必须适应,是一篇脉学的专论,它的体系仍是宗于阴阳学说的。

猜你喜欢

  • 内外丹

    内丹和外丹的合称。各详该条。

  • 泻白-物汤

    见《症因脉治》卷二。即黄芩泻白散,见该条。

  • 十椎

    指第十胸椎。《素问·气穴论》:“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王冰注:“当脊十椎下并无穴目,恐是七椎也。”后人多释为七椎至阳穴。

  • 幼科直言

    书名。又名《幼幼指掌集成》。6卷。清·孟河撰。刊于1726年。卷1~2痘症;卷3痧症;卷4~6为儿科杂病及其方治。书名“直言”寓直言无隐之义,全书文字简明。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 脐带法

    古代下胎毒法之一。用本儿落下脐带,瓦上焙燥为末,入辰砂、黄连、甘草末各五分,和匀蜜拌,分作三五次涂乳母乳上,候儿吞之。必须一日夜吞尽,次日恶毒皆从大便而出(《证治准绳》)。

  • 化气

    ①运气学说术语。指土之化气。《素问·气交变大论》:“化气不政,生气独治”。《类经》:“化气,土气也”。②生化机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化气,阴成形。”③指行气化滞的治法,如用理气药消除腹胀。参

  • 生等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升登,详该条。

  • 卫生家宝汤方

    书名。3卷。宋·朱端章撰。刊于1184年左右。本书收录临床常用方约300首。原书内容有所佚失,现仅存卷上,内有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医方84首。

  • 吴惟和

    【介绍】:见吴邦宁条。

  • 室女经闭腹痛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未婚女子由于瘀血阻滞,以致经闭后小腹坚硬有块,攻刺疼痛。治宜活血行瘀。方用通经散(刘寄奴、当归、穿山甲、赤芍、红花、延胡索、莪术、乌药、丹皮、牛膝、三棱、肉桂、朱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