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飞来鹤

飞来鹤

《全国中草药汇编》:飞来鹤

药材名称飞来鹤

拼音Fēi Lái Hè

别名隔山消隔山撬[四川]、白何首乌[江苏、江西]、野红苕、羊角藤、土白蔹、万世竹、剪蛇珠、山步虎、野番薯

来源为萝藤科牛皮消属植物飞来鹤(耳叶牛皮消)Cynanchum auriculatum Royle ex Wight,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根;夏、秋采收全草,洗净泥土,晒干备用。

原形态多年生蔓性草本,长可达3米,全株被柔毛。地下宿根肥厚呈块状,外皮黑褐色。茎缠绕,下部木质化,上部多分枝。叶对生,叶柄扁圆形,长3~5厘米;叶片宽卵形或宽心形,长4~10厘米,宽3.5~9厘米,先端尖,基部心形,两侧呈耳状,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白绿色。夏、秋于叶腋开多数黄白色小花,集成伞房状聚伞花序,花萼近于5全裂,裂片条状披针形,花冠5深裂,裂片广披针形,均向下反折;副花冠5裂,与雄蕊基部连合呈钻状披针形,高出柱头之上,内外均有突起的附属物;雄蕊5,花丝连合成管状,花药着生在柱头周围,先端有白色呈半圆形的薄膜盖覆柱头,药有2室,每室各有一黄色卵形花粉块,邻接2药的各室中的一花粉块以一载粉块器的二臂相连;雌蕊1,子房上位,为2分离心皮所组成。蓇葖果细长角状,长约11厘米,宽约1.2厘米,两端窄尖,熟时一侧开裂。种子多数,顶端有一簇白色长毛。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林缘或路旁。常缠绕其他植物生长。我国长江下游地区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含痉挛性的萝藦毒素(cynanchotoxin)。

性味甘、微苦,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健胃消积,解毒消肿。用于食积腹痛,胃痛,小儿疳积,痢疾;外用治毒蛇咬伤,疔疮。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鲜根或全草捣烂敷患处。

备注1、过量发生中毒症状和解救方法:中毒后有流涎、呕吐、癫痫性痉挛,强烈抽搐,心跳缓慢等症状。在未出现痉挛前,可催吐、洗胃及导泻;内服蛋清、牛奶或活性炭,并服镇静剂预防痉挛发生;如已经发生痉挛则可针刺人中、合谷、涌泉等穴位,注射***或可乐静,用水合氯醛灌肠,同时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必要时给氧和对症治疗。

2、江苏省部分地区以本种作何首乌用。

3、近缘植物日本牛皮Cynanchum caudatum Maxim.的根中,过去认为含有萝藦毒素,后经研究,证明含有强心甙,由牛皮消甙元(cynanchogenin C27H40O6)与D-加***糖(D-cymarose)组成;并含另一种甙,分解生成潘奴波甙元(penupogenin)。因此,飞来鹤中所含的萝藦毒素是否亦是强心甙,只得进一步研究。主产日本,我国不产,过去国内文献记载有此种,多系误定。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飞来鹤

药材名称飞来鹤

拼音Fēi Lái Hè

别名奶浆藤(《天宝本草》),牛皮冻、野红苕(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萝藦科植物耳叶牛皮茎叶。6~8月采,晒干。本品易生虫霉,宜勤翻晒。

原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全体有微柔毛。茎圆柱形,上部多分枝。叶对生,有长柄;叶片广卵形,宽5~11厘米,先端尖,全缘,基部深心形,两侧呈圆耳状下延或内弯。聚伞状花序臃生,花黄白色;萼与花冠各5深裂,裂片向下反卷;副冠5,钻状披针形,高出柱头;雄蕊5,着生于花冠基部,花丝连成筒状,药附着于柱头周围;雌蕊由2心皮组成。蓇葖果长约11厘米,宽约1.2厘米,成热时沿一侧开裂。种子卵形而扁,褐色,先端有一束白亮的长绒毛。花期8~10月。果熟期11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山坡树林下或路旁。我国长江流域各省,南至广东均有分布。产江苏、江西等地。

性状干燥茎叶,全体呈淡黄褐色。茎细而长,呈圆柱形,具多数细纵线,中空;质脆易折断;横断面黄白色,纤维状,皮部与木质部脱离,木质部组织疏松,有多数小孔,中心为孔洞。叶多皱缩,绿褐色,质薄而脆,味甘微辛。以干燥、无杂质、颜色淡绿者佳。

性味《江西中药》:"甘微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天宝本草》:"下乳。"

《江西中药》:"治瘰疬,久服有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生漆

    《中药大辞典》:生漆药材名称生漆拼音Shēnɡ Qī出处《本经》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漆树的树脂。4~5月采收。砍破树皮,承取溢出的脂液,贮存备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干漆"条。化学成分树

  • 粃壳草

    药材名称粃壳草别名假稻、粃颖草来源禾本科粃壳草Leersia oryzoides (L.) Sw. var. japonica Hack,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河北、四川、贵州和华东、华中等地区。性味涩

  • 山茶子

    药材名称山茶子拼音Shān Chá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红山茶CamelliajaponicaL.、西南红山茶C.pitardiiCoh.-St.、窄叶西南红山茶C.pitardiiCoh.

  • 鹩哥舌

    《中药大辞典》:鹩哥舌药材名称鹩哥舌拼音Liáo Gē Shé别名鹩哥利(《陆川本草》),鸟舌草(《广西中药志》)。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松叶耳草的全草。夏、秋采收,鲜用

  • 毛冬瓜根

    药材名称毛冬瓜根拼音Máo Dōnɡ Guā Gēn别名毛花杨桃根来源药材基源:为猕猴桃科植物毛花猕猴桃的根及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tinidiaerianthaBenth.[A.davidi

  • 冬葵子

    《中药大辞典》:冬葵子药材名称冬葵子拼音Dōnɡ Kuí Zǐ别名葵子(《金匮要略》),葵菜子(《妇人良方》)。出处《本经》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冬葵的种子。原形态冬葵(《本经》),又名:葵(《诗

  • 龟甲

    药材名称龟甲拼音Guī Jiǎ英文名CARAPAX ET PLASTRUM TESTUDINIS别名龟板、乌龟壳、乌龟板、下甲、血板、烫板来源本品为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 reevesii (G

  • 白山苔

    《中药大辞典》:白山苔药材名称白山苔拼音Bái Shān Tái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细叶杜香的叶。全年可采,阴干,或采鲜叶熬膏。原形态常绿小乔木,高达50厘米。多分

  • 胡麻草

    《中药大辞典》:胡麻草药材名称胡麻草拼音Hú Má Cǎo出处《云南恩茅中草药选》来源为玄参科植物胡麻草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原形态直立草本,高20~30厘米,全株被绒毛。须根

  • 川榛

    药材名称川榛别名木里仙来源榛科川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ex Bess. var. sutchuensis Franch.,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中南及西南各省。性味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