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香棱丸

香棱丸

《重订严氏济生方》:香棱丸

药方名称香棱丸

别名仙方香棱丸(《卫生宝鉴》卷十四)、香壳丸(《玉机微义》卷二十)。

处方木香丁香各15克 京三棱(细锉,浸一宿)枳壳(去瓤,麸炒)青皮(去白)川楝子(锉,炒)茴香(炒)各30克 蓬术(细锉)30克(用去壳巴豆30粒同炒,巴豆黄色,去巴豆

制法上等分,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似朱砂阱极细为衣。

功能主治治积聚,症块,痰癣。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炒生姜盐汤下,温酒亦得,不拘时候。

备注方中京三棱枳壳青皮川楝子茴香原无份量,现据《卫生宝鉴》卷十四补。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丹溪心法》卷三:香棱丸

药方名称香棱丸

处方三棱180克(醋炒)青皮陈皮莪术(炮,或醋炒)枳壳(炒)枳实(炒)萝卜子(炒)香附子各90克(炒)黄连神曲(炒)麦芽(炒)鳖甲(醋炙)干漆(炒烟尽)桃仁(炒)硇砂砂仁归梢木香甘草(炙)各30克槟榔180克山楂120克

制法上为末,醋糊丸。

功能主治治五积六聚气块。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白汤下。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猜你喜欢

  • 川桔散

    药方名称川桔散处方川芎、防风、桔梗、鼠粘子、山栀仁、白芷、玄参、枳壳、黄芩、天花粉、乌药、甘草、陈皮。功能主治热毒在于心经,致患呛食喉风,咽喉燥而无痰。用法用量连须葱1根,灯心7寸,同煎至7分,食后服

  • 蟾酥散

    《青囊秘传》:蟾酥散药方名称蟾酥散处方蟾酥1钱,没药(炙)4钱,甲片(炙)2钱,蜈蚣2钱,雄黄2钱,麝香5分,川乌2钱,草乌2钱,藤黄2钱(一本有蝎尾4钱,没药2钱)。功能主治痈疽。阴阳2症,不红不肿

  • 换容散

    药方名称换容散处方蝉退半斤,广胶1斤。制法上用铅1斤,打成小盒,置前2味于内,外仍用铅滴周围固密,以皮消3斗,锅内煮之,取出,去铅盒,只用前2味为细末。功能主治疠风。用法用量每服3分,温酒送下。紫黑风

  • 珠香散

    药方名称珠香散处方珍珠(煅,研)4.5克 当门子1.5克琥珀粉15克 滴乳香30克制法共研极细粉末。功能主治养血润肤,生肌固皮。治一切清洁疮面及烧伤、烫伤,上皮生长迟缓。用法用量薄撒患处。撒布后,很快

  • 大圣镇风金丹

    药方名称大圣镇风金丹处方川乌头4两(去皮脐),全蝎1两(去毒,生用),晋矾2两(甘锅内枯,存性),附子4两(炮,去皮脐),白蒺藜2两(炮,去刺,另研),防风4两(去芦头),五灵脂2两(去石,别研),白

  • 防葵方

    药方名称防葵方别名防葵丸处方防葵3分,桂心半分,木香半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鳖甲1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桔梗3分(去芦头),川大黄1两(锉研,微炒),当归半两(锉,微炒),京三

  • 柑皮汤

    药方名称柑皮汤处方柑子皮(焙干)。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产后发渴,及经血过多,发渴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汤调下。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

  • 黄耆十补汤

    《仁斋直指》卷九:黄耆十补汤药方名称黄耆十补汤处方黄耆(蜜炙)当归(酒浸,焙)熟地黄(洗)茯神各15克白芍药30克人参白术酸枣仁(微炒)半夏(制)陈皮北五味子肉桂天台乌药甘草(炙)麦门冬(去心)各30

  • 分涎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分涎散药方名称分涎散处方藿香叶、蝎稍、白附子(炮),各一分。南星(炮.半两)、丹砂(研.一两)、腻粉(研.一两)、粉霜(研.一两)。炮制上先将四味捣罗为末,次入丹砂、

  • 萸肉粥

    药方名称萸肉粥处方山萸肉15克糯米50克 红糖适量制法将上3味同放入砂锅,加水450克,用文火烧至粥稠即成。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收敛固涩。适用于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以及肝肾虚所致的腰膝酸痛。用法用量每日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