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魏氏家藏方

魏氏家藏方

方书。10卷。宋魏岘辑于宝庆三年(1227年)。作者本邵康节“与其病后能求药,不若病前能自防”诗意,汇辑其父祖所录及自身躬试有效医方。凡1051方,按病证及主治分述中风、一切气、心气、头风头痛伤寒伏暑疟疾、治肾气痰饮补益等41门,涉及内、外、妇、儿、五官诸科,绝大多数为丸、散、膏、丹、药酒方,多为诸书稀见或本书仅见者。因受宋代用药风气影响,颇多应用香药,但不似《局方》偏用温热药之甚。全书诸方较为平正可取,切于实用。现仅存日本抄本两种,均略有残缺。1987年中医古籍出版社据抄本影印,收入《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善本医本》。

猜你喜欢

  • 鬓疽

    病名。出《外科理例》卷四。指有头疽生于鬓角,属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二经。由相火妄动,外感风热而发。初起宜服柴胡清肝汤、或鼠粘子汤;脓成者宜服托里消毒散。外治初用二味拔毒散。余证治见有头疽及额疽。

  • 瓠子(瓠,hù,户)

    出《新修本草》。又名甘瓠,龙蜜瓜,天瓜、长瓠。为葫芦科植物瓠子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Standl.var.hispda(Thunb.)Hara的果实。我国各地有栽培。甘

  • 息肉痔

    病名。见上海中医学院编《中医外科学讲义》,多因湿热下迫大肠,经络阻滞,瘀血浊气凝聚而成。症为肛内生息肉,多少不等,便时突出于肛外,时有鲜血、粘液随粪便排出,无痛,儿童多见。宜结扎或手术疗法,即直肠息肉

  • 白蝴蝶

    见《闽南民间草药》。为山甘草之别名,详该条。

  • 安乐菜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马齿苋之别名,详该条。

  • 肾泻

    病名。《医宗粹言》:“元阴不足而泄泻者,名曰肾泻。其状则水谷不分,至圃即去,足胫冷,少腹下重,但去有常度,昼夜或一二次,与他证之泻不同,盖元阴之气衰弱,不能健运其水谷故也。”参见肾泄条。

  • 新订黄芩芍药汤

    见《中国传染病学》。山楂炭、当归、白芍药、炒黄连、木香、厚朴各3克,酒黄芩、酒大黄各4.5克,陈皮、泽泻各6克。水煎服。治细菌性痢疾,症见微寒壮热,心烦詀语,腹痛作胀,里急后重,滞下不爽,舌尖赤,脉弦

  • 目下弦

    指下眼睑。见目弦条。

  • 偏跏

    气功姿势名称。俗称单盘膝。即盘膝而坐,一足落地,另一足压于对侧大腿上。

  • 瘟疫约编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