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黑头草

黑头草

药材名称黑头草

拼音Hēi Tóu Cǎo

别名小毛叶子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紫毛香茶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enanderiana(Hand.Mazz.)Hara[Plectranthus enanderiana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紫毛香茶菜,灌木,高0.6-1.2(2)m。茎直立,多分枝,四棱形,密被平展具节柔毛。叶对生;叶柄长1-2cm,密被短柔毛;叶片卵圆形、宽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圆形,长1.5-7cm,宽1-4cm,先端锐尖或短渐尖,基部阔楔形、骤然渐狭成翅,除渐狭的基部外边缘具锯齿或近圆齿,齿尖具胼胝尖;两面被短绒毛,叶面微皱聚伞花序具3-7花,组成疏离而狭的假穗状花序,长5-10cm,花梗与序轴均密被短绒毛;小苞片线形,长0.5-1mm,被疏柔毛花萼钟形,长2.5-3mm,外面被疏柔毛,内面无毛,萼齿5,卵状披针形,锐尖,近等大,果时花萼微增大;花冠紫色或白色,长5-7mm,外面被短柔毛及腺点,内面无毛,上唇外反,先端4圆裂,下唇卵圆形,内凹呈舟形;雄蕊4,二强,内藏子房4裂,花柱略伸出,柱头2浅裂;花盘杯状。小坚果近扁圆球形,深褐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2500m的河谷干热地区的山坡、路旁、灌丛或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北部、云南中南部及东南部。

性味味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痒。主口疮;丹毒;风疹;湿疹;脚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含服。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浓汁湿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托腰散

    药材名称托腰散拼音Tuō Yāo Sàn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萝藦种植物朱砂藤的根。秋、冬采根,晒干备用。原形态多年生草质藤本。根肉质,较粗,支根粗细相近。茎绿色,分枝;小枝纤细,被不

  • 木竹子

    《中药大辞典》:木竹子药材名称木竹子拼音Mù Zhú Zi别名岭南倒捻子(《中国树木分类学》),岭南山竹子(《广州植物志》),木竹果、冬竹子、龙檬果、罗楝子、黄牙果、染牙果(《广西

  • 白侧耳

    《中药大辞典》:白侧耳药材名称白侧耳拼音Bái Cè ěr别名白耳菜、叫天鸡(《贵州民间方药集》),光板、金苦板(《浙江中药资源名录》),苍耳七,金钱灯塔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 岩椒草

    《中药大辞典》:岩椒草药材名称岩椒草拼音Yán Jiāo Cǎo别名臭节草(《植物名实图考》),松风草(《植物学大辞典》),石胡椒、臭沙子(《四川中药志》),猩锈臭草、臭草、苦黄草、大羊不食

  • 猪胆

    《中药大辞典》:猪胆药材名称猪胆拼音Zhū Dǎn出处《别录》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胆或胆汁,取得后,挂起晾干,或在半干时稍稍压扁,再干燥之。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化学成分胆汁中

  • 绣线菊子

    《中药大辞典》:绣线菊子药材名称绣线菊子拼音Xiù Xiàn Jú Zǐ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光叶绣线菊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绣线菊根"

  • 雀头血

    《中药大辞典》:雀头血药材名称雀头血拼音Què Tóu Xuè出处《别录》来源为文鸟科动物麻雀头部的血液。功能主治《别录》:"主雀盲。"用法用量外用:

  • 芸薹子

    药材名称芸薹子拼音Yún Tái Zǐ英文名Seeds of Bird Rape别名油菜子。出处出自《千金·食治》。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的种子。

  • 桂子

    《中药大辞典》:桂子药材名称桂子拼音Guì Zǐ别名天竺桂实(《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天竺桂的果实。性味辛甘,温。①《药性考》:"甘辛。"②《

  • 山核桃皮

    药材名称山核桃皮拼音Shān Hé Tɑo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山核桃的根皮、外果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ya cathayensis Sarg.[Hicoriacathayen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