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生草药性备要》。为金樱根之别名,详该条。
灸法术语。见《针灸集成》。指灸疮的化脓状态。
【介绍】:三国时期针灸学家。彭城(今江苏境内)人。著名外科学家华佗的学生,认为胸腹背之间“针之不过四分”的理论可以改变,主张深刺,但未说明直刺、斜刺,可供进一步研究。
【介绍】:见皇甫谧条。
见《泉州本草》。为蚌泪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王硕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莸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重楼玉钥》卷上。此症多由肺胃蕴热,热邪上炎所致。症见咽喉或上腭肿生血泡,胀塞咽喉、疼痛难咽。《重楼玉钥》卷上:“此症或因饮食火物,触动肺胃积热,致陡起斯症,或在喉头上腭,及舌根左右生一血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循经考穴编》作鱼肠。即承山,见该条。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小儿方》1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