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乌蛇卵

乌蛇卵

《中药大辞典》:乌蛇卵

药材名称乌蛇卵

拼音Wū Shé Luǎn

别名蛇蛋(《四川中药志》)。

出处《纲目》

来源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乌蛇"条。

功能主治《纲目》:"治大风癞疾。"

复方①治九子烂疡:将蛇蛋炕焦,配麝香冰片共研末。调麻油搽。

②治疟疾及痢下不止:蛇蛋、黑三棱子肉。共炖汤服。

③治脱肛:蛇蛋,炖猪大肠头服。(选方出《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乌蛇卵

药材名称乌蛇卵

拼音Wū Shé Luǎn

英文名Black-snake egg

别名蛇蛋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圣济总录》治癞风,用乌蛇卵和诸药为丸服,云与蛇肉同功。

来源药材基源: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卵。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aocysd humnades(Cantor)

采收和储藏:产卵季节收集。

原形态乌梢蛇,形体较粗大,头颈区分不明显,全长可达2m以上。背面灰褐色或黑褐色,其上有2条黑线纵贯全身,老年个体后段色深,黑线不明显,背脊黄褐纵线较为醒目,幼蛇背面灰绿色,其上有4条黑线纵贯全身。颊鳞1,偶有1小鳞,位于其下,眶前鳞2,眶后鳞2(3);颞鳞2(1)+2,上唇鳞3-2-3式。背鳞16-16(14)-14,中央2-4(6)行起棱。正脊两行棱极强,腹鳞192-205;肛鳞2分,尾下鳞95-137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沿海平原、丘陵及山区或田野、林下等地。行动敏捷,以鱼、蛙、蜥蜴等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性味味甘;咸;性平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收涩。主麻风;疥癣;久痢;脱肛

用法用量内服:为丸或炖汤,适量。外用:适量,研末调搽。

各家论述《纲目》:治大风癞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斑竹花

    药材名称斑竹花拼音Bān Zhú Huā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刚竹的花。功能主治治猩红热,用斑竹花二两,煎水服。摘录《中药大辞典》

  • 野棕

    《中药大辞典》:野棕药材名称野棕拼音Yě Zōnɡ别名山棕出处《云南恩茅中草药选》来源为棕榈科植物双籽藤的根。全年可采。去皮切片晒干。原形态双籽藤,又名:双子棕。灌木状,茎具棕衣。叶大,顶生,不等的羽

  • 红五加

    药材名称红五加拼音Hónɡ Wǔ Jiā别名五爪龙、大血藤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葡萄科植物毛枝崖爬藤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木质藤本,有卷须。叶互生,具长柄;叶常为指状或叉指状,有小叶5~7枚

  • 清沙草

    药材名称清沙草拼音Qīnɡ Shā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疏花马蓝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robilanthes diuaricatus (Nees) A. Anders.采收和储藏

  • 棕叶七

    药材名称棕叶七拼音Zōnɡ Yè Qī英文名Waterplantainleaf Calanthe别名克马七、长青九龙盘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泽泻虾脊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

  • 草柏枝

    《全国中草药汇编》:草柏枝药材名称草柏枝拼音Cǎo Bǎi Zhī别名松叶接骨草、松叶蒿、蜈蚣草来源玄参科松蒿属植物草柏枝Phtheirospermum tenuisectum Bur. et Fra

  • 海浮石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浮石药材名称海浮石拼音Hǎi Fú Shí别名浮石、浮海石、浮水石、海石花来源药材分海浮石和海石花两类。海浮石为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所形成的石块;海石花为胞科动物

  • 扁豆藤

    《中药大辞典》:扁豆藤药材名称扁豆藤拼音Biǎn Dòu Ténɡ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藤茎。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治风痰迷窍,癫狂乱语,同朱砂为末姜汤下。

  • 乳腐

    药材名称乳腐拼音Rǔ Fǔ别名乳饼(《本草蒙筌》)。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牛乳等乳类的加工制成品。制法《纲目》:"乳腐,诸乳皆可造之,惟以牛乳者为胜。《耀仙神隐书》:造乳饼法,以牛乳一斗,绢

  • 蚕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蚕豆药材名称蚕豆拼音Cán Dòu来源豆科蚕豆Vicia faba L.,以花、果实、豆荚、叶、梗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均栽培。化学成分叶含有N-氨基-甲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