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五指茄

五指茄

《全国中草药汇编》:五指茄

药材名称五指茄

别名五指丁茄、五角茄

来源茄科五指茄Solanum mammosum L.,以果实入药。

生境分部广西。

性味苦,涩,寒。有毒。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主治淋巴结炎,疮疖肿痛。

用法用量鲜果切为两半,火烤热外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五指茄

药材名称五指茄

拼音Wú Zhǐ Qié

别名五角丁茄、五子登科、五指丁茄

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乳茄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anum mammosum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果实,晒干。

原形态直立草本,高约1m。茎、小枝被柔毛及扁刺,刺蜡黄色,光亮。叶互生;叶柄长2.5-8cm,上面具槽,被具节的长柔毛、腺毛及皮刺;叶片卵形,长5-10cm,宽几与长相等,常5裂,裂片浅波状。蝎尾状花序腑外生;萼近浅杯状,外被极长具节的长柔毛及腺毛,5深裂,裂片卵状披针形;花冠紫堇色,筒部隐于萼内,5溶列;雄蕊5,几相等,花药长圆状锥形;子房无毛,卵状渐尖,柱头绿色,浅2裂。浆果倒梨形,长.5-5.5cm,外面土黄色,内面白色,具5个乳头状凸起;种子黑褐色,近圆形压扁。

生境分部原产美洲。现广东、广西及云南均引种成功。

化学成分果实含澳洲茄碱(solasonine),澳洲茄边碱(solamargine),澳洲茄胺(solasodine),澳洲茄-3,5-二烯(△3,5-solasodiene),薯蓣皂甙元(diosgenin),3β-羟基娠-5,16-二烯-20-酮(3β-hydroxypregna-5,16-dien-20-one),谷甾醇(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菜油甾醇( campesterol)和微量胆甾醇( cholesterol)。

性味味苦;性寒;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主痈肿;丹毒;瘰疬

用法用量外用:鲜果切为二半;火烤热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贯众叶溪边蕨

    药材名称贯众叶溪边蕨拼音Guàn Zhònɡ Yè Xī Biān Jué英文名cyrtomioides Stegnogramma别名乳鸡藤、小狗鸡子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金

  • 黄杞皮

    药材名称黄杞皮拼音Huánɡ Qǐ Pí别名土厚朴、假玉桂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黄杞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 Wall.[E.chrysole

  • 《中药大辞典》:苋药材名称苋拼音Xiàn别名苋菜(李当之《药录》),青香苋(《湖南药物志》)。出处《本经》来源为苋科植物苋的茎叶。春、夏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分枝较少,枝绿色,高8

  • 禾秆蹄盖蕨

    药材名称禾秆蹄盖蕨拼音Hé Gǎn Tí Gài Jué别名尖裂蹄盖蕨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禾秆蹄盖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thyrium yokoscense(Franch.et Sa

  • 粉团花根

    药材名称粉团花根拼音Fěn Tuán Huā Gēn别名土常山(《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圆锥绣球或大花圆锥绣球的根。功能主治治疟疾,烂喉。《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 樟树果

    药材名称樟树果拼音Zhānɡ Shù Guǒ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红叶木姜子的果实。8~9月采摘。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3~5米。枝褐红色。叶互生,狭长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4

  • 楮头红

    《中药大辞典》:楮头红药材名称楮头红拼音Chǔ Tóu Hónɡ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楮头红的全草。秋季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直立草本,高10~30厘米。茎脆弱,无毛

  • 牛抄藤

    《中药大辞典》:牛抄藤药材名称牛抄藤拼音Niú Chāo Ténɡ别名长叶海金沙(《广州植物志》),驳筋藤,介指藤,缠藤(《广西药植名录》),柳叶海金沙(《云南中草药选》)。出处《

  • 乔木刺桐

    《全国中草药汇编》:乔木刺桐药材名称乔木刺桐拼音Qiáo Mù Cì Tónɡ别名泡龙桐刺、刺通树、海桐皮、刺木通、鹦哥花来源豆科乔木刺桐Erythrina a

  • 细葛缕子

    药材名称细葛缕子拼音Xì Gě Lǚ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细葛楼子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um acrui L.f. gracile(Lindl.)Woff[C.gracile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