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华东瘤足蕨

华东瘤足蕨

药材名称华东瘤足蕨

拼音Huá Dōnɡ Liú Zú Jué

英文名all-grass of Japanese Plagiogyria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分类学报》。

来源药材基源:为瘤足蕨科植物华东瘤足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agiogyria japonica Nakai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去须根与叶柄,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植株高30-60cm。根茎直立,粗壮或呈圆柱形。叶簇生,二型;营养叶柄长18-35cm,基部三棱形,背面两侧有1-2对瘤状气囊体;叶片椭圆形,长20-35cm,宽12-16cm,中部以上羽状,侧生羽片10-12对,近对生或互生,近无柄;羽片纸质,狭椭圆形,边缘近全缘,近顶部有粗齿,中部羽片较大,长5-9cm,宽1.2-1.5cm,顶生羽片披针形,其基部常上部1-2枚侧生羽片合生;叶脉羽状;侧脉单一或二叉状。孢子叶叶柄长20-30cm;叶为单数一回羽状,长25-30cm;羽片8-13对,强度收缩呈线形,长5-10cm。孢子囊群生于分叉小脉的顶部,幼时为反卷叶缘所包被。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50m的山地常绿阔叶林缘或沟谷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微苦;凉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外感风热;头痛;流行性感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9-15g,水煎服。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茎:味微苦,性凉。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能。用于流感、扭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待宵草

    药材名称待宵草拼音Dài Xiāo Cǎo别名香待霄草、夜来香、月下香、月见草(《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为柳叶菜科植物待宵草的根。夏、秋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主根发达

  • 鬼臼

    药材名称鬼臼拼音Guǐ Jiù别名爵犀、马目毒公、九臼(《本经》),天臼、马目公、解毒(《吴普本草》),术律草(《丹房鉴源》),羞天花、羞寒花(《益部方物略记》),害母草(《本草图经》),八

  • 青风藤

    《中国药典》:青风藤药材名称青风藤拼音Qīnɡ Fēnɡ Ténɡ英文名CAULIS SINOMENII别名大风藤、吹风散、黑防己、排风藤、青防己来源本品为防己科植物青藤Sinomenium

  • 岩椒

    药材名称岩椒拼音Yán Jiāo别名木本化血丹,野花椒(《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毛刺花椒的根。全年可采。剥去皮,切片晒干。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1~1

  • 小黄连刺

    药材名称小黄连刺拼音Xiǎo Huánɡ Lián Cì英文名root of Soulie Barberry别名刺黄芩、老鼠刺、黄檗刺、小黄檗刺、猫儿刺、三颗针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来源药材基源:

  • 毛木树叶

    药材名称毛木树叶拼音Máo Mù Shù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西南木荷SchimawallichiiChoisy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ma wallichii Choisy采收和

  • 空心木

    药材名称空心木拼音Kōnɡ Xīn Mù别名鬼吹哨、来色木、吹鼓清、泡掌筒、炮竹筒、鬼竹子、大笔杆草、空心草、猴桔子、梅竹叶、金鸡一把锁、大追风、野芦柴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鬼吹箫及狭萼鬼吹箫的茎

  • 刘寄奴

    《中药大辞典》:刘寄奴药材名称刘寄奴拼音Liú Jì Nú别名金寄奴(《日华子本草》),乌藤菜(《通志》),六月雪、九里光(《药材资料汇编》),白花尾、炭包包、千粒米、斑

  • 脐带

    《全国中草药汇编》:脐带药材名称脐带拼音Qí Dài别名坎炁来源为健康人的婴儿脐带。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微咸,温。用法用量纳肾气,定喘咳,敛汗止疟。主治虚劳,胎毒,脐疮等症。

  • 灵猫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灵猫香药材名称灵猫香拼音Línɡ Māo Xiānɡ别名斑灵猫、香狸、灵狸、麝香猫、小灵猫、笔猫、灵狸香来源食肉目灵猫科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 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