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单花金丝桃

单花金丝桃

药材名称单花金丝桃

拼音Dān Huā Jīn Sī Táo

别名花生草、观音草、双筋草、刘寄奴

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长瓣金丝桃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pericum monanthemum Hook.f.et Thoms.ex Dve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长瓣金丝桃多年生草本,高10-40cm。根状茎短,具多数红褐色纤维状须根。茎直立或基部膝曲状,红褐色,具不明显的2纵线棱,不分枝或上部分枝。单叶对生,均匀排列于茎上,下部茎叶很快枯萎,中上部茎叶无柄或近无柄;叶片宽三角状卵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3.5cm,宽8-25mm,先端钝尖或钝,基部近心状楔形或圆形,骤狭成极短柄,上面干时变褐色,下面略带绿白色,边缘有黑色腺点,全面散布透明或黑色腺点,侧脉每边4-5条。二歧聚伞状花序,顶生,通常3-7花,但常退化成1花;苞片狭卵形或披针形,边缘有流苏状具柄的黑色腺体,全面散布有黑腺条;花瓣金黄色,狭卵圆形,长1.5cm,宽4.5mm,无腺点或在上部边缘有黑腺点;雄蕊3束,每束13-15枚,花药具黑腺点;子房卵球形,花柱3,自基部分离。蒴果卵球形,成熟时红褐色,有腺条纹。种子圆柱形,淡黄褐色,两侧有龙骨状突起,表面有细蜂窝纹。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200-3600m的山坡或沟边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微苦;平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老白花

    《中药大辞典》:老白花药材名称老白花拼音Lǎo Bái Huā别名白花羊蹄甲(《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红花紫荆,红紫荆、弯叶树(《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埋修(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 光叶地不容

    药材名称光叶地不容拼音Guānɡ Yè Dì Bù Rónɡ英文名root of Smoothleaf Stephania出处始载于《植物研究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已科全藤属植物光叶地不容的块根。

  • 乌骨藤

    《中药大辞典》:乌骨藤药材名称乌骨藤拼音Wū Gǔ Ténɡ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番荔枝科植物白叶瓜馥木的根。秋季采收。原形态攀援灌木,高达3米。叶互生,近革质,长椭圆形,长7~17厘米

  • 枸橘叶

    《中药大辞典》:枸橘叶药材名称枸橘叶拼音Gōu Jú Yè别名臭橘叶(《夏子益治奇疾方》)。出处《纲目》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的叶片。化学成分叶含枳属甙、新枳属甙、柚皮甙和少量野漆树

  • 肉豆蔻

    《中国药典》:肉豆蔻药材名称肉豆蔻拼音Ròu Dòu Kòu英文名SEMEN MYRISTICAE别名肉果、玉果、顶头肉来源本品为肉豆蔻科肉豆蔻属植物肉豆蔻Myristi

  • 小萹蓄

    《中药大辞典》:小萹蓄药材名称小萹蓄拼音Xiǎo Biǎn Xù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蓼科植物腋花蓼的全株。开花时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匍伏状,多分枝,长15~30厘米;枝披散

  • 裂叶秋海棠

    药材名称裂叶秋海棠拼音Liè Yè Qiū Hǎi Tánɡ别名岩红、红孩儿、血蜈蚣来源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裂叶秋海棠Begonia laciniata Roxb.,以全

  • 藏红花

    药材名称藏红花拼音Zànɡ Hónɡ Huā别名撒法即(《医林集要》)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花柱的上部及柱头。9~10月选晴天早晨采收花朵,摘下柱头,烘干,即为干红

  • 桑椹酒

    《中药大辞典》:桑椹酒药材名称桑椹酒拼音Sānɡ Shēn Jiǔ出处《纲目》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果穗,同药曲酿成的酒。制法《纲目》:"用桑椹捣汁煎过,同曲米如常酿酒。"功能主治①宁

  • 赤小豆叶

    《中药大辞典》:赤小豆叶药材名称赤小豆叶拼音Chì Xiǎo Dòu Yè别名赤小豆藿(《别录》)出处《别录》来源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叶。功能主治治小便频数,遗尿。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