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土大黄叶

土大黄叶

《中药大辞典》:土大黄叶

药材名称土大黄叶

拼音Tǔ Dài Huánɡ Yè

别名金不换叶(《纲目拾遗》)。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蓼科植物大黄

原形态详"土大黄"条。

性味《福建民间草药》:"酸微涩,平,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去风,散瘀,消肿。治肺痈,咽喉肿痛,丹毒,大头瘟,流行性乙型脑炎,跌打损伤。

①《纲目拾遗》:"治蠘虫伤,用叶捣涂。治肺痈。"

②《植物名实图考》:"敷疮。"

③《福建民间草药》:"止血行血,散瘀生新,解热去风。"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止头晕,清血热。"

⑤《本草推陈》:"治咽喉肿痛,丹毒,大头瘟,痄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l~2两;或捣冲冲服。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肺痈:金不换叶七片。捣汁,酒煎服三次,不论口臭吐秽物者皆效。(《百草镜》)

②治春夏跌打疼痛、风气:金不换叶,捣汁冲酒服。渣加毛脚蟹捣烂敷。如风气,只用渣敷。(《慈航活人书》)

③治肿毒初起:金不换叶五钱,捣碎,陈酒煎服。(《百草镜》)

④治月经不调:土大黄鲜叶五至七枚,水煎,冲甜酒服。(《湖南药物志》)

临床应用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鲜土大黄叶1~2两,水煎,每日分2~3次口服或鼻饲。共治疗120例,凡轻型与普通型病人单独使用,对重型与极重型病人则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结果治愈102例,好转5例,无效7例,死亡6例。根据临床观察,土大黄叶有退热效果,应用于其他病毒感染疾患也有一定作用,其作用原理尚待进一步研究。服药后除个别有腹泻外,无其他不良反应。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土大黄叶

药材名称土大黄叶

拼音Tǔ Dài Huánɡ Yè

别名金不换叶、晕药

出处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土大黄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mex obtusifolius L.[R.madaio auct.non Makino

采收和储藏:春、夏采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肥厚且大,黄色。茎粗壮直立,高约1m。根生叶大,有长柄;托叶膜质;叶片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茎生叶互生,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椭圆形,茎上部叶渐小,变为苞叶圆锥花序,花小,紫绿色至绿色,两性,轮生而作疏总状排列;花被片6,淡绿色,2轮,宿存,外轮3片披针形,内轮3片,随果增 大为果被,缘有牙齿,背中肋上有瘤状突起;雄蕊6;子房1室,具棱,花柱3,柱头毛状。瘦果卵形,具3棱,茶褐色。种子1粒。花果期5-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原野山坡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叶皱缩。展平后基生叶有长柄;托叶鞘膜质,脱落;叶片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长20-30cm,宽12-20cm,先端钝或钝圆,基部心形或歪心形,叶下面有明显的小瘤状突起。茎生叶卵状披针形,较小。

性味苦;酸;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散瘀。主肺痈;肺结核咯血;痈疮肿毒;痄腮;咽喉肿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纲目拾遗》:治虫伤,用叶捣涂。治肺痈。2.《植物名实图考》:敷疮。3.《福建民间草药》:止血行血,散瘀生新,解热去风。4.《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止头晕,清血热。5.《本草推陈》:治咽喉肿痛,丹毒,大头瘟,痄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丹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丹参药材名称丹参拼音Dān Shēn英文名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别名红根、大红袍、血参根、血山根、红丹参、紫丹参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 药材名称栗拼音Lì别名板栗、毛栗壳、栗子树、大栗来源壳斗科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C. bungeana Blume],以果实、花序、壳斗、树皮、根皮、叶入药。

  • 红花龙胆

    药材名称红花龙胆别名龙胆草、土白连、九月花、星秀花、冷风吹、雪里梅来源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红花龙胆Gentiana rhodantha Franch.,以根及全草入药。冬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性

  • 盐酸树

    药材名称盐酸树拼音Yán Suān Shù别名盐霜柏、盐树、盐霜树、盐布根、野漆树、女木、五倍子树、枯盐箕、埔盐、山盐菁、山埔盐。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滨盐肤木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u

  • 披针骨牌蕨

    药材名称披针骨牌蕨拼音Pī Zhēn Gǔ Pái Jué英文名Diverse Lepidogrammitis别名万年青、克氏骨牌蕨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骨牌蕨的

  • 狗头芙蓉

    药材名称狗头芙蓉拼音Gǒu Tóu Fú Rónɡ别名山芙蓉、山芙蓉头。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台湾芙蓉的根及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biscus taiwanensis S.Y.Hu采收和储藏

  • 山柰

    《中国药典》:山柰药材名称山柰拼音Shān Nài别名三藾、沙姜、山辣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山柰Kaempferia galanga L.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干。原形态

  • 独椒

    《中药大辞典》:独椒药材名称独椒拼音Dú Jiāo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爪瓣花楸的根皮。原形态落叶小灌木,高2~5米。小枝灰色或褐棕色。单数羽状复叶,互生或簇生于短枝顶端,长5~

  • 泽泻叶

    《中药大辞典》:泽泻叶药材名称泽泻叶拼音Zé Xiè Yè出处《别录》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泽泻"条。化学成分含少量维生素C(

  • 绿豆花

    《中药大辞典》:绿豆花药材名称绿豆花拼音Lǜ Dòu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绿豆的花。功能主治解酒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绿豆花药材名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