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大四块瓦

大四块瓦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四块瓦

药材名称大四块瓦

拼音Dà Sì Kuài Wǎ

别名四儿风、四叶黄、四片瓦、四块瓦

来源为报春科排草属植物重楼排草Lysimachia paridiformais Franch.,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可达60厘米。根状茎粗短,支根多数,细长,淡黄色。茎直立,不分枝,近基部红色,有柔毛,上部绿色或带红色,近光滑;节间较长,节处略膨大,有退化的鳞片状小叶。叶4~6片,常为4片,近无柄,轮生于茎顶,宽椭圆形、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6~16厘米,宽4~12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渐窄,全缘,稍呈皱波状。夏季开花,花多数,簇生于茎顶;花冠黄色,稍肉质。朔果球形,包被于宿存的萼内。

生境分部生山区林中阴湿地方。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辛、苦,温。

功能主治宽胸利膈,祛痰,镇咳,止痛。用于肺结核,久咳,胃肠炎,胃痛,风湿腰痛,产后腹痛;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疖肿。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大四块瓦

药材名称大四块瓦

拼音Dà Sì Kuài Wǎ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巴东过路黄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miachia patungensis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纤细,匍匐伸长,节上生根,长10-40cm,密被铁锈色多细胞柔毛;分枝上升,长3-10cm,节上常生不定根,节间长1-3.5cm。叶对生,茎端的2对(其中1对常缩小成苞片状)密集,呈轮生状;叶柄长约为叶片的一半或与叶片近等长,密被柔毛;叶片阔卵形或近圆形,极少近椭圆形,长1.3-3.8cm,宽8-30mm,先端钝圆、圆形或有时微凹,基部宽截形,稀为楔形,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两面密布具节糙伏毛,边缘透光可见透明粗腺条,中肋稍宽,在下面微隆起,侧脉不明显。花2-4朵集生于茎和枝的顶端,无苞片;花梗长6-25mm,密被铁锈色柔毛;花萼长6-7mm,5深裂几达基部,裂片披针形,宽约1.5mm,先端稍钝,具极狭的膜质边缘,背面被疏柔毛;花冠黄色,近幅状,内面基部橙红色,长12-14mm,基部合生部分长2-3mm,先端5裂,裂片长圆形,宽3-5mm,先端圆钝,有少数透明粗腺条(千后有时呈淡褐色);雄蕊5,长8mm,花丝下部合生成高2-3mm的筒,外面密生腺点,分离部分长4-6mm,花药卵状长圆形,长约1.5mm;子房上位,上部被毛,1室,花柱长达6mm。蒴果球形,直径4-5mm,上部密被柔毛,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m的山谷溪边和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性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寒咳嗽;风湿痹痛;跌打劳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竹荪

    药材名称竹荪拼音Zhú Sūn别名竹蓐、竹肉、竹菰、竹蕈出处1。本品以竹蓐之名始载于《食疗本草》,云:“慈竹林夏月逢雨,滴汁着地生蓐,似鹿角,白色,可食。”2.《酉阳杂俎》云:“江淮有竹肉,大如弹丸,

  • 杉叶

    《中药大辞典》:杉叶药材名称杉叶拼音Shān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杉科植物杉的嫩叶或叶片。化学成分参见"杉木"条。功能主治治慢性气管炎,牙痛,天疱疮,烧伤。用法用量内服

  • 苦木

    《中国药典》:苦木药材名称苦木拼音Kǔ Mù英文名RAMULUS ET FOLIUM PICRASMAE别名苦皮树、苦树皮、苦皮子、苦胆木、赶狗木、熊胆树、土樗子来源本品为苦木科植物苦木Pi

  • 地黄花

    药材名称地黄花拼音Dì Huánɡ Huā别名蜜罐(《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花蕾。功能主治治消渴,肾虚腰痛。①《本草图经》:"为末服食,功

  • 蝙蝠草

    药材名称蝙蝠草拼音Biān Fú Cǎo别名蝴蝶草、飞锡草、月见罗藟草来源豆科蝙蝠草Christia vespertilionis (L. f.)Bahn. f. [Lourea vespe

  • 蚕退纸

    《中药大辞典》:蚕退纸药材名称蚕退纸拼音Cán Tuì Zhǐ别名蚕子故纸(《千金方》),蚕纸(《近效方》),蚕布纸(《日华子本草》),蚕蜕纸(《圣惠方》),蚕连(《本草衍义》),

  • 撑篙竹

    药材名称撑篙竹拼音Chēnɡ Gāo Zhú英文名Punting Pole Bambusa别名油竹、白眉竹、花眉竹出处始载于《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掌篙竹的叶、叶芽或茎皮。拉丁

  • 臭山羊

    《中药大辞典》:臭山羊药材名称臭山羊拼音Chòu Shān Yánɡ别名臭常山(《中国植物图鉴》),臭苗(《中国药植志》),大山羊、骚牯羊、地栀子、栀子黄(《贵州民间方药集》),和

  • 杂蘑

    药材名称杂蘑拼音Zá Mó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雅致多孔菌和白蘑科真菌硬柄小皮伞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porus elegans(Bull.)Fr.[Boletus elegan

  • 凤眼果树皮

    药材名称凤眼果树皮拼音Fènɡ Yǎn Guǒ Sh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苹婆Sterculia nobilis Smith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rculia nobil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