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曾青

曾青

《中药大辞典》:曾青

药材名称曾青

拼音Cénɡ Qīnɡ

别名朴青(《石药尔雅》),层青(《造化指南》)。

出处《本经》

来源为碳酸盐类矿物蓝铜矿矿石成层状者

原形态矿物形态详"扁青"条。

炮制雷公炮炙论》:"凡使曾青,勿用夹石及铜青,若修事一两,要紫背天葵甘草、青芝草三件,干湿各一镒,并细锉,放于一瓷埚内,将曾青于中,以水二镒缓缓煮之五昼夜,勿令水火失,时足取出,以水浴过,却入乳钵中研如粉用。"

性味①《本经》:"味酸,小寒。"

②《别录》:"无毒。"

归经玉楸药解》:"入足厥阴肝经。"

功能主治明目,镇惊,杀虫。治风热目赤,疼痛,涩痒,眵多赤烂,头风,惊痫,风痹。

①《本经》:"主目痛,止泪出,风痹。利关节,通九窍,破症坚积聚。"

②《别录》:"养肝胆,除寒热,杀白虫,疗头风,脑中寒,止烦渴,补不足,盛阴气。"

③《玉楸药解》:"明目去翳。"

用法用量外用:为末点眼或调敷。内服:入丸、散。

注意本草经集注》:"畏菟丝子。"

复方①治目生眵蔑:曾青、水精各一两,龙脑、真珠各等分,琥珀半两。上五味研如粉,以铜器收盛,临卧用铜箸点如黍米许。(《圣济总录》曾青散)

②治两眼多生眵泪,怕日羞明,眶烂赤肿痒痛,及时行暴赤眼,睛昏涩痛:曾青四两,蔓荆子(去皮)二两,防风(去芦)、白姜(炮)各一两。上为细末,每用少许末,搐入鼻中。(《局方》曾青散)

③治耳内有恶疮:曾青五钱,雄黄七钱半,黄芩二钱半。上为末,每用少许纳耳中,如有脓汁,以棉杖子拭干用之。(《卫生宝鉴》曾青散)

④治癫痫,惊风,压热镇心:曾青四两,黄丹一两,白锡二两。上研曾青、黄丹,安于坩埚内,白锡为屑,盖之,后入炉,以炭五斤烧之,候锡熔即取出,放冷细研,以白粱米饭和丸,如绿豆大,空心,以冷水下五丸。(《圣惠方》曾青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曾青

药材名称曾青

拼音Cénɡ Qīnɡ

英文名Azurite

别名朴青、赤龙翘、青龙血、黄云英、层青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1.《名医别录》:曾青,采无时。

2.陶弘景:(曾青)说与空青同山,疗体亦相似,今铜官更无曾青,惟出始兴,形累累如黄连相缀,色理小类空青,甚难得而贵。

3.《唐本草》:曾青, 出蔚州、鄂州。蔚外者好,其次鄂州,余州并不任用。

4.《纲目》:曾青,但出铜处年古即生,形如黄连相缀,又如蚯蚓屎,方棱,色深如波斯青黛,层层而生,打之如金声者为真。《衡山记》云,山有层青

来源药材基源:为碳酸盐类矿物蓝铜矿的矿石成层状者。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zurite

原形态单斜晶系。晶体短柱状或板状。通常呈粒状、肾状、散射状、土状等块体或被覆在其他铜矿之表面,呈深蓝色。条痕为浅篮色。光泽呈玻璃状、金刚石状或土状。半透明至不透明。断口呈贝壳状,硬度3.5-4。比重3.7-3.9。性脆。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分面于含铜矿床氧化带,于铁帽下的淋滤带与空青扁青及各种矾共存。

资源分布:产于内蒙古、吉林、辽宁、青海、西藏、四川、湖北、湖南、广东等地。其他产有孔雀石、蓝铜矿的矿区亦可有此资源。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扁平块状。深蓝色,表面间有绿色薄层(绿青)。不透明,土状光泽。质较硬,不易砸碎,断面不平坦。气无,味无。以层理明显、色蓝、质硬、打之有金属声者为佳。

化学成分主要为碱式碳酸铜[Cu3(CO3)2(OH)2]。尚含铅、锌、铜、镍、钴、钼、钛、锰、钇、镱、钙、铍、铁、铝、镁、硅、锶、钡等元素。

鉴别(1)本品用强火焰烧之,火焰呈绿色;;加盐酸浸湿后烧之,火焰呈蓝绿色。(检查铜盐)(2)本品具碳酸盐和铜盐的各种反应。参见“绿青”条。

(3)差热分析曲线 吸热305℃(大),505℃(小);220-450℃(失重),465-530℃(增重),530-585℃(失重)。

炮制雷公炮炙论》:凡使曾青,勿用夹石及铜青,若修事一两,要紫背天葵甘草、青芝草三件,干湿各一镒,并细锉,放于一瓷埚内,将曾青于中,以水二镒缓缓煮之五昼夜,勿令水火失,时足取出,以水浴过,却入乳钵中研如粉用。

性味酸;寒;小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凉肝明目;祛风定惊。主目赤疼痛;涩痒;眵多赤烂;头风;惊痫;风痹

用法用量外用:为末点眼或调敷。内服:入丸、散。

注意本草经集注》:畏菟丝子。

复方①治目生眵MIE:曾青、水精各一两,龙脑、真珠各等分,琥珀半两。上五味研如粉,以铜器收盛,临卧用铜箸点如黍米许。 (《圣济总录》曾青散)②治两眼多生眵泪,怕日羞明,眶烂赤肿痒痛,及时行暴赤眼,睛昏涩痛: 曾青四两,蔓荆子(去皮)二两,防风(去声)、白姜(炮)各一两。上为细末,每用少许末,搐人鼻中。(《局方》曾青散)③治耳内有恶疮: 曾青五钱,雄黄七钱半,黄芩二钱半。上为末,每用少许纳耳中,如有脓汁, 以棉杖子拭干用之。(《卫生宝鉴》曾青散)④治癫痫,惊风,压热镇心: 曾青四两,黄丹一两,白锡二两。上研曾青、黄丹,安于坩埚内,白锡为屑,盖之,后入炉,以炭五斤烧之,候锡熔即取出,放冷细研,以自粱米饭和丸,如绿豆大,空心,以冷水下五丸。 (《圣惠方》曾青丹)

各家论述1.《本经》:主目痛,止泪出,风痹。利关节,通九窍,破症坚积聚。

2.《别录》:养肝胆,除寒热,杀白虫,疗头风,脑中寒,止烦渴,补不足,盛阴气。

3.《玉揪药解》:明目去翳。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龙牙草根

    药材名称龙牙草根拼音Lónɡ Yá Cǎo Gēn别名地冻风(《中药志》)。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根。秋后采收,洗净,除去芦头。性味《本草图经》:"味辛

  • 青竹标根

    《中药大辞典》:青竹标根药材名称青竹标根拼音Qīnɡ Zhú Biāo Gēn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青竹标的根。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攀援植物。叶对生或3叶轮生,具短柄,叶

  • 山黄麻

    药材名称山黄麻别名山麻木、九层麻、麻桐树、山角麻、山王麻来源榆科山黄麻Trema orientalis (L.) Blume,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化学

  • 红孩儿

    《中药大辞典》:红孩儿药材名称红孩儿拼音Hónɡ Hái ér别名石莲、红天葵、虎斑海棠、半边莲、九齿莲、红莲(《广西药植名录》),岩红(《云南中草药选》)。出处《植物名

  • 杉木根

    《中药大辞典》:杉木根药材名称杉木根拼音Shā Mù Gēn别名杉树根(《四川中药志》)。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杉科植物杉的根皮。全年可采,剥取根皮,晒干。性味《四川中药志》:"

  • 高寒露珠草

    药材名称高寒露珠草拼音Gāo Hán Lù Zhū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高寒露珠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caea alpina L.[C.alpina L.var.imaic

  • 驴乳

    《中药大辞典》:驴乳药材名称驴乳拼音Lǘ Rǔ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乳汁。化学成分含水分90.12%、酪蛋白0.70%、清蛋白1.06%、脂肪1.37%、乳糖6.19%、灰分0

  • 哈士蟆

    《中药大辞典》:哈士蟆药材名称哈士蟆拼音Hā Shì Má别名哈什蟆、红肚田鸡、蛤蚂(《中药通报》2(5):205,1956),田鸡(《辽宁主要药材》),雪哈(《药材资料汇编》),

  • 菥蓂

    《全国中草药汇编》:菥蓂药材名称菥蓂拼音Xī Mínɡ别名败酱草、遏蓝菜来源十字花科菥蓂属植物菥蓂Thlaspi arvense L.,以全草及种子入药。春夏采集全草,晒干;夏秋采果枝,晒干

  • 刺藦苓草

    药材名称刺藦苓草拼音Cì Mò Línɡ Cǎo别名刺参(《西藏常用中草药》),降扯(《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出处《新医学杂志》9:31,1973来源为川续断科植物刺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