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柳叶斑鸠菊

柳叶斑鸠菊

药材名称柳叶斑鸠菊

拼音Liǔ Yè Bān Jiū Jú

英文名root of Willowleaf Ironweed

别名米碌塞、铁珠草、白头升麻、白龙须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柳叶斑鸠菊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nonia saligna (Wall.) DC.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柳叶斑鸠菊 多年生坚硬草本,高60-100cm或更高。茎基部木质,直立,多分支,有明显条纹,稍粗糙,有密腺毛。叶互生;叶柄极短或近无柄;叶片倒披针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5-18cm,宽1-5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窄楔形,边缘有疏锯齿,侧脉7-8对,细脉风状,叶脉在下面明显,两面有黄褐色密糙毛和腺点。头状花序多数,径5-8mm,通常6-8个在叶腋或枝端排成具叶的伞房状花序,具6-12个花;花梗5-8mm,被较密短柔毛和腺;总苞狭钟形,径约6mm,总苞片4层,卵形或长圆形,先端常紫色,钝而具小尖,长1.5-6mm,有疏绒毛或近无毛;花淡红紫色,花冠筒状,长6-7mm,上部具狭披针形短裂片,外面具腺。瘦果长圆形,长约2mm,具10条肋,无毛,肋间有腺点;冠毛淡白色,1层,糙毛状,长约7mm。花期9月至翌年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600(-2100)m的开旷山坡灌丛中或疏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润肺止咳。主咽喉肿痛;肺结核;咳嗽咯血;折带;子宫脱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

各家论述《云南思茅中草药》:全草:治疟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栗叶

    《中药大辞典》:栗叶药材名称栗叶拼音Lì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叶。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治喉疔火毒,煎服(二至三钱)。"②《现代实用中药

  • 鸨油

    药材名称鸨油拼音Bǎo Yóu别名地鵏油、老鵏膏来源鹤形目鸨科大鸨Otis tarda L.,以脂肪入药。生境分部我国东部地区的西部,冬迁我国北部。炮制冬至翌春猎捕,捕后去毛及内脏,煮肉,将

  • 黄山鳞毛蕨

    药材名称黄山鳞毛蕨拼音Huánɡ Shān Lín Máo Jué别名小叶凤凰尾巴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黄山鳞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pteris hwangshanensis

  • 小叶鼠李

    药材名称小叶鼠李别名琉璃枝、挠胡子、黑格令、臭李子来源鼠李科小叶鼠李Rhamnus parvifolia Bunge,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性味苦,凉。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泻下,消瘰疬。主治腹满

  • 鸡骨草

    《中国药典》:鸡骨草药材名称鸡骨草拼音Jī Gǔ Cǎo英文名HERBA ABRI别名红母鸡草、石门坎、黄食草、细叶龙鳞草、大黄草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广州相思子Abrus cantoniensis Ha

  • 菊花

    《中国药典》:菊花药材名称菊花拼音Jú Huā英文名FLOS CHRYSANTHEMI别名甘菊花、白菊花、黄甘菊、药菊、白茶菊、茶菊、怀菊花、滁菊、毫菊、杭菊、贡菊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菊Chr

  • 猬肉

    《中药大辞典》:猬肉药材名称猬肉拼音Wèi Ròu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刺猬科动物刺猬或短刺猬的肉。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刺猬皮"条。性味《纲目》:"甘,

  • 葛藟汁

    《中药大辞典》:葛藟汁药材名称葛藟汁拼音Gě Lěi Zhī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葛藟的藤汁。原形态葛藟(《诗经》),又名:葛、柜鬯(《说文》),巨苽、蓷藟(陆玑《诗疏》),千岁虆、虆芜(《

  • 赤小豆花

    《中药大辞典》:赤小豆花药材名称赤小豆花拼音Chì Xiǎo Dòu Huā别名腐婢(《本经》)。出处《药性论》来源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花。夏季采取。性味①《本经》:"

  • 阔叶石韦

    药材名称阔叶石韦拼音Kuò Yè Shí Wéi英文名Wide-leaf Pyrrosia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孢子植物》。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阔叶石韦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yrro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