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白郎花

白郎花

《中药大辞典》:白郎花

药材名称白郎花

拼音Bái Lánɡ Huā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橡树科植物峨眉椴根皮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约10米。芽卵形,芽鳞锐形或较钝。单叶互生;长方形或长方卵形,长9~11厘米,宽4~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斜圆,全缘,幼时密被灰色的星状毡毛;叶柄长2~3厘米。聚伞花序,花9~12朵;苞片线状长方形,长14~16厘米,宽2~2.2厘米,下面密被星状毡毛;萼5片,狭三角形,外侧被灰色毡毛,内侧被长柔毛;花瓣5枚,黄色,卵状披针形;雄蕊多数,退化雄蕊5枚,花瓣状;子房倒卵形,被浓密灰色毡毛,柱头5裂。果实倒卵形,被灰色星状毡毛。花期7月。果熟期10月。

生境分部生于中山区之森林中。分布四川等地。

性味味苦辛,性凉,无毒。

功能主治通经理气。治跌打损伤及五痨七伤。

用法用量内服:炖肉,0.5~1两;或浸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郎花

药材名称白郎花

拼音Bái Lánɡ Huā

英文名root-bark of Omei Linden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椴树科植物峨眉椴的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ilia omeiensis Fa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挖根,洗净泥土,剥取根皮,切段晒干。

原形态峨眉椴,乔木,高7m。嫩枝纤细,与顶芽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3-3.5cm,纤细,无毛;叶片长卵形,长9-11cm,宽4-5cm,先端急锐尖,基部斜心形或截形,上面橄榄绿色,无毛,发亮,下面黄绿色,被紧贴短星状茸毛,边缘近全缘,或近先端有少数小齿;侧脉5-6对。聚伞花序长7.5-9cm;有花3-12朵,花序柄及花柄均纤细,无毛;苞片狭窄倒披针形,长7-16cm,宽1-2.2cm,先端钝,基部狭窄,无柄,上面发亮,下面有星状柔毛,下半部与花序柄合生;萼片长4-5mm,长卵形,外面有黄褐色星状柔毛;花瓣长6mm;退化雄蕊花瓣状,比花瓣稍短;雄蕊长4-5mm;子房被茸毛,花柱长3mm,无毛。果实倒卵形,直径8-9mm,无棱,被茸毛。花期7月,果熟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1800m的常绿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味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主跌打损伤;五劳七伤

用法用量内服:炖肉,15-30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柚根

    《中药大辞典》:柚根药材名称柚根拼音Yòu Gēn别名橙子树根(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柚的根,9~10月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柚&q

  • 樟树果

    药材名称樟树果拼音Zhānɡ Shù Guǒ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红叶木姜子的果实。8~9月采摘。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3~5米。枝褐红色。叶互生,狭长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4

  • 骆驼肉

    《中药大辞典》:骆驼肉药材名称骆驼肉拼音Luò Tuo Ròu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驼科动物双峰驼的肉。性味甘,温。①《日华子本草》:"温。"②《纲目》:&q

  • 莸叶醉鱼草

    药材名称莸叶醉鱼草别名蒙花、黄花醉鱼草来源马钱科莸叶醉鱼草Buddleija caryopteridifolia W. W. Smith,以花苞、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平,微寒。功能主治花苞能

  • 紫背菜

    药材名称紫背菜别名红番苋、红毛番、红背菜、红菜、叶下红、红玉菜、血皮菜、血匹菜、当归菜、观音菜、木耳菜来源菊科土三七属植物紫背菜Gynura bicolor (Roxb.) DC.,以全草或茎、叶入药

  • 大叶黄杨

    药材名称大叶黄杨拼音Dà Yè Huánɡ Yá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zcus Thunb.的茎皮及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japonzc

  • 扁蕾

    《全国中草药汇编》:扁蕾药材名称扁蕾拼音Biǎn Lěi别名沼生扁蕾来源龙胆科扁蕾属植物湿生扁蕾Gentianopsis paludosa (Munro) Ma [Gentianella paludo

  • 臭梧桐子

    《中药大辞典》:臭梧桐子药材名称臭梧桐子拼音Chòu Wú Tónɡ Zǐ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果实或带宿萼的果实。功能主治《上海常用中草药》:&q

  • 牛脾

    《中药大辞典》:牛脾药材名称牛脾拼音Niú Pí别名牛连贴(《滇南本草》)。出处《本草拾遗》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脾脏。性味《滇南本草》:"水牛连贴,性温,味甘微酸。&

  • 鱼蓼

    药材名称鱼蓼拼音Yú Liǎo别名蓼草、大马蓼、水辣蓼、、水蓼、旱辣蓼、辣蓼、蛤蟆腿、节蓼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酸模叶蓼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