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红木耳

红木耳

《中药大辞典》:红木耳

药材名称红木耳

拼音Hónɡ Mù ěr

别名红靛一口红(《文山中草药》)。

出处《泉州本草》

来源为苋科植物血苋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茎紫红色,高1~2米。单叶对生;阔卵形至近圆形,长2.5~5厘米,先端深凹或2裂,基部近截形,稍下延成耳状,边缘波状,稍内卷,叶面稍卷曲不平,紫红色而有淡色的中脉及拱形的侧脉,有时叶脉呈绿色或暗绿色;叶柄长约3厘米。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具柄;小花多数;苞片通常每花3枚;花被5裂,长约1.5毫米,白色或淡黄色;雄蕊5,花丝基部合生;柱头2~3枚。胞果不开裂。种子1颗。

生境分部生于田野或栽于庭园。分布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苦微甘,凉。

①《泉州本草》:"淡微甘,性凉,无毒。"

②苦,凉。(福建)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治吐血,衄血,咳血,创伤出血,痢疾,痛经。

①《泉州本草》:"凉血,止血。治吐血,衄血,咳嗽带血,血气燥热。"

②治咳血,痢疾。(福建)

③《文山中草药》:"舒筋活血,调经止痛。治月经不调,鼻衄,痛经,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注意《泉州本草》:"孕妇忌用。"

复方①治吐血,衄血:鲜红木耳,每次一两,水煎泡乌糖服。(《泉州本草》)

②治咳嗽带血:鲜红木耳(单用叶亦可),每次一两半至二两,合猪半赤白肉炖服。(《泉州本草》)

③治创伤出血:红木耳、冰糖各三钱,炖服。(福建)

④治痢疾:鲜红木耳叶一两,捣汁,调红糖服。(福建)

⑤治皮肤燥痒:红木耳全草或叶,每次二两,合猪肚油炖服。(《泉州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红木耳

药材名称红木耳

拼音Hónɡ Mù ěr

别名红靛一口红、汉宫秋、红叶苋

出处出自《泉州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血苋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esine herbstii Hook.f.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粗壮,带红色,高达1m。单叶对生;叶柄长2-3cm,有贴生毛或近无毛;叶片阔卵形至近圆形,长2.5-5cm,先端深凹或2裂,基部近截形,全缘,紫红色而有淡色的中脉及5-6对拱形的侧脉,如为绿色或暗绿色则有黄色叶脉。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组成圆锥花丛;单性异株,花极小,白色或淡黄色;每花通常有3苞片,花被小,长约1.5mm,5裂;雄花的雄蕊通常5枚,花丝仅于基部合生;雌花花被基部有1环密生的白绵毛,不育雌蕊合生成浅杯状,子房卵圆形,花柱极短,柱头常2裂。胞果球形,侧扁,不裂。种子近肾形,种皮壳状,光亮。花、果期9月至翌年3月。

生境分部我国上海、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栽培者为雌株,不结果实。原产巴西。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畏寒冷。好向阳、高燥地势,忌湿涝。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壤上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用扦插繁殖。选带2个节的嫩枝顶端作插穗。

温度保持在15~25℃。冬季应在温室内越冬。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可达1m。茎红色,圆柱形,有分枝,节部膨大。叶具长柄,完整叶片阔卵形至近圆形,长2.5-5cm,先端凹,基部截形,鲜时紫红色,叶脉色淡,侧脉拱形;有些叶片呈绿色或暗绿色,有黄色的叶脉,干后是枯绿色。

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花极小,白色或淡黄色,常已脱落。

性味甘;微苦;性凉

归经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湿;解毒。主吐血;衄血;咳血;便血;崩漏;痢疾;泄泻;湿热带下;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或捣汁。

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泉州本草》:孕妇忌用。

各家论述1.《泉州本草》:凉血,止血。治吐血,衄血,咳嗽带血,血气燥热。

2.治咳血,痢疾。(福建)。

3.《文山中草药》:舒筋活血,调经止痛。治月经不调,鼻衄,痛经,骨折。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秋海棠果

    药材名称秋海棠果拼音Qiū Hǎi Tánɡ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秋海棠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euansiana Andr.采收和储藏:9-10月采果,多为鲜用。原

  • 黄木耳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木耳药材名称黄木耳拼音Huánɡ Mù ěr别名金耳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银耳目银耳科黄木耳Tremella mesentarica Retz. ex Fr.,以

  • 蚌肉

    《中药大辞典》:蚌肉药材名称蚌肉拼音Bànɡ Ròu别名河歪(《本草再新》),河蛤蜊(《吉林中草药》)。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蚌科动物背角无齿蚌或褶纹冠蚌、三角帆蚌等蚌类的肉。全年

  • 高梁泡叶

    药材名称高梁泡叶拼音Gāo Liánɡ Pào Yè英文名leaf of Lambert Raspberry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药材基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us lambertia

  • 红头翁

    药材名称红头翁拼音Hónɡ Tóu Wēnɡ别名蛆药、地皮消、地皮胶、刀口药来源爵床科芦莉草属植物芦莉草Ruellia drymophila (Diels) Hand.-Mazz.

  • 矮杨梅皮

    药材名称矮杨梅皮拼音ǎi Yánɡ Méi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梅科植物云南杨梅的根皮、茎皮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ica nana Cheval.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剥取根皮和茎皮,

  • 乌鱼刺

    药材名称乌鱼刺别名地茯苓藤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小叶菝葜Smilax microphylla C. H. Wright.,以块茎入药。四季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湿消肿

  • 台湾土豆蔻

    药材名称台湾土豆蔻拼音Tái Wān Tǔ Dòu Kòu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美山姜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piniaformosanaK.Sebum.[Languasformosana(

  • 倒爪草

    药材名称倒爪草拼音Dǎo Zhuǎ Cǎo别名倒打草、道爪草、牛含水、牛汗水、牛哈水、紫花秧、多德草、刺儿草来源玄参科野胡麻Dodartia orientalis L.,以根或全草入药。果期采收,晒干

  • 豆腐泔水

    《中药大辞典》:豆腐泔水药材名称豆腐泔水拼音Dòu Fu Gān Shuǐ别名豆腐泔(《慈航活人书》)出处《随息居饮食谱》来源为压榨豆腐时沥下之淡乳白色水液。性味《纲目拾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