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羊山刺

羊山刺

《中药大辞典》:羊山刺

药材名称羊山刺

拼音Yánɡ Shān Cì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芸香科植物异叶花椒枝叶种子。全年可采。

原形态常绿灌木。小枝粗糙,红褐色,刺极少。单叶互生;叶片披针形,革质,长5~7厘米,宽2~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波状浅齿。总状花序腋生,小花有梗。蒴果卵形,外表红褐色,成熟时顶端开裂。种子卵形,黑色,光滑。

生境分部生于灌木林中。

性味《贵州草药》:"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①《贵州草药》:"燥湿杀虫.治脚气痛。"

②《广西药植名录》:"种子:治眼翳膜。"

用法用量外用:煎水洗。

复方治脚气痛:羊山刺五两,煎水洗患处。(《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羊山刺

药材名称羊山刺

拼音Yánɡ Shān Cì

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Diversifolious Pricklyash

别名散血飞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异叶花椒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anthoxylum dimorphophyllum Hems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枝叶,晒干。

原形态异叶花椒灌木或小乔木,高达6m。枝红褐色,疏生皮刺。复叶互生,具1-3小叶,稀为5,革质;叶柄比叶片短;小叶片广卵形至长圆形,连小叶柄长4-12cm,宽2-5cm,先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钝齿或不规则的锯齿状,腺点细小而密生,齿缝处的腹点较大,光滑无毛。聚伞状圆锥序顶生或腋生;花细小,无花瓣;萼片8片,大小不相等,边缘被缘毛,较大的为倒卵状披针形,长约2mm,内面中脉上常被微柔毛;雄花的雄蕊5-4,与较大的萼片近等长,药隔无腺体,退化雌蕊圆球形,长约为雄蕊的一半;雄花的退化雄蕊5-4,长约为心皮的一半,有花药而无花粉;花盘环状,密被毛;心皮2枚,花柱斜出。成熟心皮1-2,紫红色,球形,直径5-6mm,表面有细小腺点。种子球形,直径4-5mm。花期3-4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1500m的山坡路旁灌木丛中或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湖北、湖南、广东、南海、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小枝圆柱形,外表粗糙,红褐色,有纵棱线,小刺极少。单叶互生,叶片披针形,长4-7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波状浅齿。小枝质硬脆,叶革质。气做,味微辛。

性味辛;温;小毒

归经肝;肺经

功能主治散寒燥湿。主寒湿脚气疼痛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洗。

各家论述1.《贵州草药》:燥湿杀虫。治脚气痛。

2.《广西药植名录》:种子:治眼翳膜。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老虎泡

    《中药大辞典》:老虎泡药材名称老虎泡拼音Láo Hǔ Pào别名老熊泡(《四川常用中草药》),牛毛大王、空洞泡、红毛巾(《贵州药植目录》)。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红

  • 大一箭球

    药材名称大一箭球拼音Dà Yī Jiàn Qiú别名龙须草、绣球草、一包刺、一包金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刺子莞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ynchospora rubra(Lour.)Maki

  • 千层塔

    《全国中草药汇编》:千层塔药材名称千层塔拼音Qiān Cénɡ Tǎ别名蛇足草、狗牙齿、直立石松、矮松、山芝、虱子草[贵州]、金不换[福建]来源为石松科石松属植物蛇足石松Lycopodium

  • 木麻黄种子

    药材名称木麻黄种子拼音Mù Má Huánɡ Zhǒnɡ Zi来源药材基源:为木麻黄科植物木麻黄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uarina equisetifolia .Forst.采收和储藏:秋

  • 午时茶

    药材名称午时茶拼音Wǔ Shí Chá来源加工品。原料:苍术、柴胡、防风、枳实、前胡、山楂、川芎、羌活、陈皮、藿香、六神曲、连翘、甘草、白芷各1两,桔梗、苏叶、厚朴、麦芽各1.5两

  • 紫葳茎叶

    《中药大辞典》:紫葳茎叶药材名称紫葳茎叶拼音Zǐ Wēi Jīnɡ Yè别名凌霄藤、争墙风(《常用中草药配方》),白狗肠(《广西中草药》)。出处《别录》来源为紫葳种植物紫葳的茎叶。原形态植物

  • 茶油粑

    药材名称茶油粑拼音Chá Yóu Bā别名枯饼、茶枯、茶麸、茶子饼、茶子麸、茶油麸。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种子榨去脂肪油后的渣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

  • 银柴胡

    《中国药典》:银柴胡药材名称银柴胡拼音Yín Chái Hú英文名RADIX STELLARIAE来源本品为石竹科繁缕属植物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 藤黄连

    药材名称藤黄连别名黄藤、假黄连[广东、广西]、大黄藤来源防己科藤黄连属植物藤黄连Fibraurea tinctoria Lour.,以根及茎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寒。有小毒。功能主治

  • 鸱骨

    《中药大辞典》:鸱骨药材名称鸱骨拼音Chī Gǔ出处《纲目》来源为鹰科动物白尾鹞的翅骨。功能主治《圣惠方》:"治鼻衄不止。老鸱翅关大骨,微炙,捣细罗为散,少少吹入鼻中。"摘录《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