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羊脬

羊脬

《中药大辞典》:羊脬

药材名称羊脬

拼音Yánɡ Pāo

别名羊胞(《千金方》)。

出处《纲目》

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绵羊膀胱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

性味随息居饮食谱》:"甘,温。"

功能主治①孙思邈:"治下虚遗尿。"

②《随息居饮食谱》:"补脬损,摄下焦之气,凡虚人或产后患遗溺者宜之。"

复方治下虚遗尿:羊脬,温水漂净,入补骨脂,焙干为末,卧时温酒服半两。(《本经逢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羊脬

药材名称羊脬

拼音Yánɡ Pāo

英文名Goat or sheep bladder

别名羊胞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膀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apra hircus Linnaeus2.Ovis arie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宰羊时剖腹取膀胱,洗净,鲜用或冷藏。

原形态1.山羊,体长1-1.2cm,体重10-35kg。头长,颈短,耳大,吻狭长。雌雄额部均有角1对,雄性者角大;角基部略呈三角形,尖端略向后弯,角质中空,表面有环纹或前面呈瘤状。雄者颌下有总状长须。四肢细,尾短,不甚不垂。全体被粗直短毛,毛色有白、黑、灰和黑白相杂等多种。

2.绵羊,绵羊为人们较早驯养的家畜。基体重随品种而不同,最小不过20kg,最大可达150-200kg。外形特征亦有多样。有的雌、雄均有角;有的二者皆无角;有的仅雄性有角。角形与羊尾也因种而有差异其被毛接近原始品种者,具有两层:外层为粗毛可蔽雨水,内层为纤细的绒毛,藉以保温。但改良品种仅存内层的绒毛。前后肢两趾间具有一腺体,开口于前部。具有泪腺。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为饲养家畜之一,口种颇多。

2.为饲养家畜之一,品种多达300余种。群居动物,以草类粉良。怕热不怕冷。

资源分布:1.分布于全国各地。

2.分布几遍全国,以北部和西北地区为多。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缩小便。主下焦气虚;尿频遗尿

用法用量内服:炙食,1个;或焙干研末酒冲,9-15g。

各家论述1.孙思邈:治下虚遗尿。

2.《随息居饮食谱》:补脬损,摄下焦之气,凡虚人或产后患遗溺者宜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乌饭树

    药材名称乌饭树别名沙沙面、零丁子、南烛子来源杜鹃花科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以根、果入药。生境分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化学成分树皮含鞣质;花含乌索酸、荭草素、

  • 芡实茎

    《中药大辞典》:芡实茎药材名称芡实茎拼音Qiàn Shí Jīnɡ别名花耿(《本草图经》),鸡头菜(《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芡的花茎。性味《纲目》:"咸甘

  • 千金子

    《中国药典》:千金子药材名称千金子拼音Qiān Jīn Zi英文名SEMEN EUPHORBIAE别名续随子、打鼓子、一把伞、小巴豆、看园老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

  • 郁金

    《中国药典》:郁金药材名称郁金拼音Yù Jīn英文名RADIX CURCUMAE别名玉金、白丝郁金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 月光花种子

    药材名称月光花种子拼音Yuè Guānɡ Huā Zhǒnɡ Zi来源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月光花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lonwtionaculeatum(L.)House采收和储藏:秋、冬

  • 感应草

    药材名称感应草别名罗伞草、降落伞来源酢浆草科感应草Biophytum sensitivum (L.)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西、贵州、云南。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消积,利水。小儿疳积

  • 猪肉

    《中药大辞典》:猪肉药材名称猪肉拼音Zhū Ròu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肉。原形态猪(《尔雅》),又名:豕(《诗经》),豨(《庄和),豚(《周礼》),彘(《尔雅》)。躯体肥胖,

  • 青皮

    《中国药典》:青皮药材名称青皮拼音Qīnɡ Pí英文名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 VIRIDE别名四花青皮、个青皮、青皮子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 了哥利

    药材名称了哥利拼音Le Gē Lì别名筛箕蔃、白木浆果、老鸦果、山胡椒、红杨梅、蚂蝗藤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网脉酸藤子的根及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mbelia rudis Hand.-Maz

  • 毛赤车

    药材名称毛赤车别名羊眼草、石解骨、蔓赤车、坑兰、坑冷来源荨麻科毛赤车Pellionia scabra Bent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性味甘、淡,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