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花荵

花荵

《中药大辞典》:花荵

药材名称花荵

拼音Huā Rěn

别名电灯花(《内蒙古中草药》),灯音花儿(蒙名)。

出处《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花荵科植物丝花花荵根茎。秋季采收,洗净泥土,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茎直立。基生叶有长柄;茎生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11~21,卵状披针形,全缘。圆锥花序顶生;花梗及萼片上有腺毛;萼钟状,5裂;花冠5裂,蓝紫色;雄蕊5;雌蕊柱头3裂。蒴果圆形。

生境分部生于山沟、灌木林、隰草地。分布内蒙古、黑龙江等地。

药理作用同属植物花荵有如下作用:

①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所含总皂甙,对家兔实验性胆甾醇性动脉粥样硬化有显着抑制作用,表现为血内胆甾醇含量显着降低,卵磷脂/胆甾醇系数增加,皮肤、角膜、巩膜、动脉、肝脏及其他内脏类脂质沉着减少。静脉注射及口服均有效。不但有预防作用,且有治疗作用。病理解剖可见血管、心、肝、肾病变均较对照组轻。

②对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作用

对正常及胆甾醇性动脉弟样硬化家兔的血压,花葱皂甙均无明显作用,呼吸略加深,心收缩幅度增加,频率减慢。对正常离体兔耳血管呈收缩作用,对已形成动脉硬化之兔耳血管,则略有扩张作用。

性味《内蒙古中草药》:"苦,平。"

功能主治祛痰,止血,镇静。治急、慢性支气管炎,胃溃疡出血,咳血,衄血,子宫出血,癫痫失眠,月经过多。

①《吉林中草药》:"祛痰,止血,镇静。治痰多咳嗽,癫痫失眠,月经过多。"

②《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急、慢性支气管炎,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子宫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复方①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花荵、大小蓟炭各三钱,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

②治失眠、癫痫:花荵、缬草各三钱,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花荵

药材名称花荵

拼音Huā Rěn

英文名Root of Small Polemonium

别名电灯花

出处出自《吉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花荵科植物丝花花荵的根与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olemonium coeruleum L.[P. laxi-florum (Regel)Kitamura;P. racemosum (Regel) Kitamura]2.Polemonium liniflorum V.Vassi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泥土,晒干。

原形态1.花荵 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根茎匍匐,圆柱状,横生。茎直立,汾枝,无毛或上部有腺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1-21,长卵至披针形,长5-35mm,宽2-8m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近圆形,全缘,两面有疏柔毛或近无毛。聚伞圆锥花序顶生或上部叶腋生,疏生多花,一般10-30朵;总花梗和花梗密生短腺毛;花萼钟状,长5-8mm,无毛或被短腺毛;花冠紫蓝色,钟状长1-1.8cm,边缘有疏或密的缘毛或无缘毛;雄蕊着生于花冠简基部之上;子房球形,柱头稍伸出花冠外。蒴果卵形,长5-7mm,种子褐色,纺缍形,长3-3.5mm,种皮具膨胀性的粘粮食细胞,干后膜质假种子有翅。花期6-7月,果期7-8月。

2.小花荵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不分枝,细长,无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5-25,狭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2-4cm,宽0.4-1.4cm,两面无毛;茎上部的小叶较小,线状披针形或线形。聚伞圆锥花序顶峰一,被短柔腺毛,多花,花梗纤细而短;花较小,花萼钟状,长2-3mm,裂片三角形;花冠蓝紫色,钟状,长0.8-1.2cm,裂片倒卵形,先端尖,边缘具缘毛。蒴果卵圆形,长3-5mm。种子褐色,纺锤形,长2-2.5c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1000-)1700-3700m的山坡草丛、山谷疏林下、路边灌丛及溪流湿地。

2.生于向阳草坡、湿草旬。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及新疆、云南等地。

2.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化学成分花荵根含皂甙,其甙元多是以乙酸(aceticacid),当归酸(angelic acid),α-甲基巴豆酸(iiglic acid),α-甲基丁酸(amethJbutyric acid),丙酸(propionic acid)和三萜醇形成的酯,如花荵属皂甙元(polemoniumgenin)A,玉蕊醇(barrigeno1)R1,玉蕊皂甙元(barringtogenol)C,山茶皂甙元(camelliagenin)E及茶皂醇(theasapogenol)A的单酯,21-(2-甲基丁酰基)-山茶皂甙元(21-(2-methylbutyryl)-camelliagenin]E,还有2α,3β,16α帅三羟413βp,28-环氧-齐墩果烷-30,22β-内酯(2α,3β,16α-trihy-droxy-l3β,28-oxidooleanan-30,22β-olide),2α,3β,21β-三羟基12β,13β-环氧·齐墩果烷-30,22β-内酯(2α,3β,21β-trihydroxy12β,13β-oxidooleanan-30,22β-olide)等。花荵还含β-谷甾醇-β-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glucoside),刺槐素(acacetin)及花荵熊果皂甙元(polemonioaenin)。

药理作用同属植物花荵Polemonium coeruleum L.有如下作用:。

1.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所含总皂甙,对家兔实验性胆甾醇性动脉粥样硬化有显着抑制作用,表现为血内胆甾醇含量显着降低,卵磷脂/胆甾醇系数增加,皮肤、角膜、巩膜、动脉、肝脏及其他内脏类脂质沉着减少。静脉注射及口服均有效。不但有预防作用,且有治疗作用。病理解剖可见血管。心、肝、肾病变均较对照组轻。

2.对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作用:对正常及胆甾醇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的血压,花荵皂甙均无明显作用,呼吸略加深,心收缩幅度增加,频率减慢。对正常离体兔耳血管呈收缩作用,对已形成动脉硬化之兔耳血管,则略有扩张作用。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本品所含总皂甙给家兔静脉注射或口服对实验性胆固醇性动脉粥样硬化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可使其血中胆固醇含量显着降低,卵磷脂/胆固醇系数增加,皮肤、角膜、动脉、肝脏及其他内脏类脂质沉着减少,病理解剖可见血管、心、肝、肾病变减轻。对正常及胆固醇性动脉粥佯硬化家兔的血压无明显影响,但可使其呼吸略加深,并使心收缩幅度增加,心率减慢。对正常离体兔耳血管呈收缩作用,对已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兔耳血管,则略有扩张作用。

4.抗微生物作用从花葱根中分离出的总皂甙具有抗真菌作用,最敏感的芽生菌属有热带假丝酵母菌。

毒性小鼠内服花荵皂甙50mg/kg,表现有抑制作用,死亡率40%。100mg/kg,则抑制更甚,死亡率80%。

性味苦;平

归经肺;心;肝;脾;胃经

功能主治化痰;安神;止血。主咳嗽痰多;癫痫;失眠;咯血;衄曲;吐血;便血;月经过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

各家论述1.《吉林中草药》:祛痰,止血,镇静。治痰多咳嗽,癫癎,失眠,月经过多。2.《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急、慢性支气管炎,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子宫出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黑芝麻

    《中国药典》:黑芝麻药材名称黑芝麻拼音Hēi Zhī Mɑ英文名SEMEN SESAMI NIGRUM别名胡麻、油麻、巨胜、脂麻来源本品为脂麻科(胡麻科)脂麻属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 花蚁虫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蚁虫药材名称花蚁虫拼音Huā Yǐ Chónɡ别名多毛隐翅虫来源昆虫纲鞘翅目隐翅目科多毛隐翅虫Paederus densipennis Bernh.,以全虫入药。生境分

  • 土草果

    药材名称土草果拼音Tǔ Cǎo Guǒ别名砂仁、土砂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广西豆蔻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omumkwangsienseD.FangetX.X.Chen采收和储藏:8-9月采

  • 雁来红

    药材名称雁来红拼音Yàn Lái Hónɡ别名后庭花(《救荒本草》),老少年(《纲目》),老来红、蛮须(《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红苋菜(《岭南草药志》),青香苋(江西《草

  • 千灵丹

    药材名称千灵丹拼音Qiān Línɡ Dān英文名Philippine Paphiopedilum别名花叶子、斑叶兰、巴掌草、花叶鹿含草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兜兰的全草。

  • 白马骨根

    药材名称白马骨根拼音Bái Mǎ Gǔ Gēn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白马骨或六月雪的根。夏、秋采收根部,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马骨"条。性

  • 刺山茶根皮

    药材名称刺山茶根皮拼音Cì Shān Chá Gēn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刺茶Maytenus variabilis(Loes.)C.Y.Cheng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ytenu

  • 樱桃枝

    《中药大辞典》:樱桃枝药材名称樱桃枝拼音Yīnɡ Táo Zhī别名樱桃梗(《滇南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枝条。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樱桃"条。功能主治《

  • 无患子中仁

    《中药大辞典》:无患子中仁药材名称无患子中仁拼音Wú Huàn Zǐ Zhōnɡ Rén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树的种仁。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无患子

  • 羽叶山蚂蝗

    药材名称羽叶山蚂蝗拼音Yǔ Yè Shān Mǎ Huánɡ英文名Oldham Podocarpium别名羽叶山绿豆。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羽叶山蚂蝗的全株。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