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苤蓝

苤蓝

药材名称苤蓝

拼音Piě Lán

别名芥蓝擘蓝(《农政全书》),茄连、撇蓝(《延绥镇志》),玉蔓青(《山西通志》)。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球茎甘蓝球状茎。4~7月播种者,夏、秋采;9月播种者,冬、春采。

原形态二年生粗壮直立草本,高30~60厘米。全株光滑无毛。茎短,离地面2~4厘米处,开始膨大而成为一坚硬的、长椭圆形、球形或扁球形、具叶的肉质球茎,直径5~10厘米,或过之;外皮通常淡绿色,亦有绿色或紫色者,内部的肉白色。叶长20~40厘米,其中有1/2~1/3为叶柄;叶片卵形或卵状矩圆形,光滑,被有***,边缘有明显的齿或缺刻,近基部通常有1~2裂片;花茎上的叶似茎叶而较小,叶柄柔弱。花黄白色;排列成长的总状花序;萼片4,狭而直立;花瓣4,展开如十字形;雄蕊4强;雌蕊1,子房上位,柱头头状。角果长圆柱形,喙常很短,且于基部膨大。种子小,球形,径1~2毫米,有极小的窝点。花期春季。

生境分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以北方较为普遍。

化学成分苤蓝每市斤(市品)含蛋白质5.9克,糖11克,粗纤维4.1克,灰分3.3克;钙81毫克,磷122毫克,铁1.1毫克,胡萝卜素微量,硫胺素0.19毫克,核黄素0.07毫克,尼克酸1.5毫克,维生素C-152毫克。

性味甘辛,凉。

①《滇南本草》:"味辛涩。"

②《本草求原》:"甘辛,冷,无毒。"

功能主治治小便淋浊,大便下血,肿毒,脑漏。

①《滇南本草》:"治脾虚火盛,中膈存痰,腹内冷疼,小便淋浊;又治***风疥癞之疾;生食止渴化痰,煎服治大肠下血;烧灰为末,治脑漏;吹鼻治中风不语。皮能止渴淋。"

②《纲目拾遗》:"解煤毒。"

③《本草求原》:"宽胸,解酒。"

④《四川中药志》:"利水消肿,和脾。治热毒风肿;外用涂肿毒。"

⑤《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生食或烧存性研末。外用:捣敷、研末吹鼻。

注意《本草求原》:"耗气损血,病后及患疮忌之。"

复方治阴囊肿大如斗:苤蓝、商陆,切片捣绒外敷。(《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翠鸟

    药材名称翠鸟拼音Cuì Niǎo别名鱼狗来源佛法僧目翠鸟科翠鸟Alcedo atthis (L.),以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解毒,通淋。主治痔疾,淋病及鱼骨哽喉等。治淋病:翠鸟肉

  • 福参叶

    药材名称福参叶拼音Fú Shēn Yè英文名Angelica morii Hayara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福参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elia morii Hayata采收和储藏:夏季采

  • 望月砂

    《全国中草药汇编》:望月砂药材名称望月砂拼音Wànɡ Yuè Shā别名野兔粪来源兔目兔科蒙古兔Lepus tolai Pallas;东北兔L. mandschuricus Rad

  • 豪猪肉

    《中药大辞典》:豪猪肉药材名称豪猪肉拼音Háo Zhū Ròu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豪猪科动物豪猪的肉。原形态豪猪(《食疗本草》),又名:豪彘(《山海经》),狟猪、鸾猪(《山海经》

  • 毛稔

    《中药大辞典》:毛稔药材名称毛稔拼音Máo Rěn别名山啄咯、红花野牡丹、豹牙郎(《广西药植名录》),豺狗舌、红爆牙狼(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野牡

  • 鸭血

    《全国中草药汇编》:鸭血药材名称鸭血拼音Yā Xuè别名家鸭来源雁行目鸭科家鸭Anas domestica L.,以血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清热。主治中风。用法用量生鸭血,每日早晚

  • 续断

    《全国中草药汇编》:续断药材名称续断拼音Xù Duàn英文名RADIX DIPSACI别名川续断、和尚头、山萝卜来源本品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oides

  • 刺梨根

    《中药大辞典》:刺梨根药材名称刺梨根拼音Cì Lí Gēn别名茨藜子根(《天宝本草》),茨藜根(《贵阳民间药草》)。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根。7~8月采。化学成分根

  • 龟版胶

    药材名称龟版胶拼音Guī Bǎn Jiāo别名龟版膏(《本草正》),龟胶(《本草汇言》),龟甲胶(《四川中药志》)。出处《临证指南医案》来源为龟科动物乌龟的甲壳熬煮成的固体胶块。制法取漂泡后的净龟版,

  • 豨莶根

    《中药大辞典》:豨莶根药材名称豨莶根拼音Xī Xiān Gēn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腺梗豨莶、豨莶或毛梗豨莶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豨莶"条。功能主治治风湿顽痹,头风,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