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蓟罂粟

蓟罂粟

药材名称蓟罂粟

拼音Jì Yīnɡ Sù

英文名Mexican Pricklepoppy

别名老鼠竻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蓟罂粟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gemone mexicana 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蓟罂粟 一年生草本,高30-100cm,具苦汁液。茎具分枝,散生刺,被***。基生叶密聚;具长不足1cm的短柄;叶片椭圆形,长为5-20cm,宽2.5-7.5cm,上面绿色,沿脉的两侧灰白色,下面灰绿色,两面沿脉散生刺,边缘羽状深裂,裂片具波状齿,齿尖有刺;茎生叶互生,无柄或半抱茎。花密集排列成顶生花序;花梗极短;每花具2-3枚叶状苞片,长l-3cm,宽1-1.5cm;萼片舟形,长1cm,先端具距,距尖有刺,外面散生少数刺,于开花时即脱落;花瓣6,宽倒卵形,长1.7-3cm,黄色或橙黄色;花丝长约7mm,花药狭长圆形,长1.5-2mm,开裂后弯成半圆形至圆形;子房长圆形,高约0.7-1cm,被黄褐色伸展的刺,花柱极短,柱头3-6裂,深红色。蒴果卵圆形,长2.5-5cm,宽1.5-3cm,被稀疏黄褐色的刺,4-6瓣自先端开裂至全长1/4-l/3。种子球形,具明显的网纹。花期5-7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50-1200m的田坝中或江边。

资源分布:福建、台湾、广东、海南、云南等地有庭园栽培,或逸为野生;北京、河南等地偶见栽培。

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别隐品碱(allocryPtoPine),原阿片碱(protopine),小檗碱(berberine),二氢血根碱(dihydrosan-guinarine),二氢白屈菜红碱(dihydrochelerythrine),血根碱(san-guinarine),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等生物碱,开花期原阿片碱和别隐品碱含量最高,分别为0.09%和0.32%。

干燥全草中所含生物碱除与地上部分所含的相同外,还含去甲白屈菜红碱(norchelerythrine),隐品碱(cryptopine),左旋华紫堇碱(cheilanthifolin),左旋β-斯氏紫堇碱甲羟化物(β-scouler-inemethohydroxide),左旋a-金罂粟碱甲羟化物(α-stylopinemethohydroxide),左旋β-金罂粟碱甲羟化物(β-styloPine metho-hydroxide)。

另有报道蓟罂粟还含6-丙酮基二氢血根碱(6-acetonyl dihy-drosanguinarine),6-丙酮基二氢白屈菜红碱(6-acetonyl-dihy-drochelerythrine),网叶番荔枝碱(reticuline),唐松福林碱(thalifo-line),丙酮基斑点亚洲罂粟米定碱(acetonyl-reframidine),丙酮基-隐掌叶防己碱(acetonyl-muramine);其去脂粉末含氧化白毛茛分碱(oxyhydrastinine)。

花含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异鼠李素-3-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glucoside),异鼠李素-3,7-二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7-diglucoside),3-甲氧基槲皮素(3-methoxyquercetin)及香草酸(vanillic acid)。

性味辛;苦;凉

归经脾、肺、胆三经

功能主治发汗利水,清热解毒,止痛止痒。。主感冒无汗,黄渲,淋病,水肿,眼睑裂伤,疝痛,疥癫,梅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捣汁涂。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消肿利胆,祛痰,止泻的功能。全草用于黄胆水肿,根用于慢性皮肤病:种子用于缓泻药,催吐、祛痰,并有消炎、止痛的作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老枪谷叶

    药材名称老枪谷叶拼音Lǎo Qiānɡ Gǔ Yè别名尾穗苋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尾穗苋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aranthus caudatu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

  • 竹节香附

    《中药大辞典》:竹节香附药材名称竹节香附拼音Zhú Jié Xiānɡ Fù别名两头尖(《品汇精要》),草乌喙(《药材资料汇编》)。出处《中药志》来源为毛茛种植物红背银莲

  • 仙人球

    《全国中草药汇编》:仙人球药材名称仙人球拼音Xiān Rén Qiú别名天鹅蛋、仙人掌、薄荷包掌来源仙人掌科仙影拳属植物仙人球Echinopsis multiplex Pfeiff

  • 紫薇

    药材名称紫薇拼音Zǐ Wēi别名搔痒树、紫荆皮[四川]、紫金标[江西]来源千屈菜科紫薇属植物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以根、树皮入药。夏秋采剥落的树皮,晒干;根随时可采。性味

  • 一朵云叶

    药材名称一朵云叶拼音Yì Duǒ Yún Yè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海桐花科植物光叶海桐的叶。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山枝仁"条。性

  • 冬虫夏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冬虫夏草药材名称冬虫夏草拼音Dōnɡ Chónɡ Xià Cǎo别名虫草、冬虫草、夏草冬虫来源本品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 玉米油

    药材名称玉米油拼音Yù Mǐ Yóu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种子经榨取而得的脂肪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ea mays L.采收和储藏:种子成熟时采集,晒干,榨取油。原形态玉蜀黍,高大的一

  • 松油

    《中药大辞典》:松油药材名称松油拼音Sōnɡ Yóu别名松脂(《唐本草》),沥油(《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松科植物油松或其同属植物树材中的松脂。制法《纲目拾遗》:"取

  • 白三七

    药材名称白三七拼音Bái Sān Qī别名打不死、还阳参、三面七、接骨丹、三步接骨丹、三匹七。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景天科植物豌豆七的全草。夏季采收全草,晒干用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

  • 牛奶子

    《中药大辞典》:牛奶子药材名称牛奶子拼音Niú Nǎi Zǐ别名阳春子(《植物名实图考》),甜枣、麦粒子(《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半春子、岩麻子、密毛子、羊奶子、芒珠子、禾了子(《湖南药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