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豆叶参

豆叶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豆叶参

药材名称豆叶参

别名川南报春

来源报春花报春花属植物鄂西粗叶报春花Primula epilosa Craib,以根入药。7~9月采集,晒干。

性味甘、辛,凉。

功能主治清湿热,祛风痰。用于头昏,耳聋,湿热黄疸,尿少色黄。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豆叶参

药材名称豆叶参

拼音Dòu Yè Shēn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二郎山报春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epilosa Craib

采收和储藏:7-9月挖取根茎,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具粗短的根茎和多数粗长须根。叶基生,开花时当年生新叶基部有鳞片,鳞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20mm,于时褐色;叶柄长5-25mm,有宽翼;叶片长圆状倒卵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开花时新叶常未充分发育,老叶长5-10cm,宽2-4cm,先端圆形,基部渐狭,边缘具胼胝质尖头的三角形牙齿,干时近革质,上面深绿色,粗糙,下面淡绿色,仅沿叶脉被稀疏黄毛,中肋稍宽。花葶高3.5-14cm,顶生伞形花序具花2-5朵;苞片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3-10mm,膜质;花梗长4-20mm,被黄色毛;花萼钟状,长7-11mm,5裂,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外面被黄色毛;花冠淡紫蓝色,有稀疏的暗紫色条纹,5裂,裂片阔倒卵形,宽达12mm,先端深2裂;长花柱花:冠筒长约10mm,雄蕊距冠筒基部约4mm着生,花柱微伸出筒口;短花柱花:冠筒长14-17mm,雄蕊近冠筒口着生,花柱长4-5.5mm。蒴果球形,包于增大宿存花萼内。种子多数,圆形,黑色,有小的疣状突起。花期4-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2900m的林缘和阴湿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和四川西部(天全、沪定)。

性味甘;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湿热黄疸;小便色黄涩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8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青

    药材名称小青拼音Xiǎo Qīnɡ别名红刺毛藤、灯托草、五兄弟、五托莲、毛青杠、斩龙剑、毛不出林、矮茶子、蛇药、狮子头出处小青始出《本草图经):"小青生福州。三月生花当月采叶。"并附药图。《纲目》收入

  • 小九节铃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九节铃药材名称小九节铃拼音Xiǎo Jiǔ Jié Línɡ来源为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obtectum (Wall. ex L

  • 狗枣子

    药材名称狗枣子别名母猪藤来源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狗枣猕猴桃Actinidia kolomikta (Rupr. et Maxim.) Maxim.,以果实入药。秋季采集,晒干。性味酸、甘,平。功能主治

  • 狭叶竹节参

    药材名称狭叶竹节参拼音Xiá Yè Zhú Jié Shēn别名竹根七、野三七、鸡头七、土三七、藏三七、三七、扣子七、竹节三七、峨三七、峨眉三七、芋儿七、白三七、明七、竹根七、萝卜参、大竹根七来源药材

  • 朱砂菌

    药材名称朱砂菌拼音Zhū Shā Jūn别名橘皮蕈、胭脂菰、胭脂栓菌出处吴林息园《吴蕈谱》载:“橘皮蕈,红如橘皮,味亦带辣。”即指多孔菌科栓菌属红栓菌,而其变种外形及生境分布与正种基本相同,因此也应当

  • 盐肤子

    药材名称盐肤子拼音Yán Fū Zǐ别名盐麸子、叛奴盐、盐梅子、木附子、盐肤木子、假五味子、油盐果、乌酸桃、红叶桃、红盐果、盐酸果、盐酸白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

  • 黄花地锦苗

    药材名称黄花地锦苗拼音Huánɡ Huā Dì Jǐn Miáo别名鸡屎草、臭虫草。出处黄花地锦苗首见于清《植物名实图考》,云:"黄花地锦苗,江西、湖南多有之。与紫花者相类,而叶茎瘦弱,茎微赤,叶尖细

  • 毛青杠

    《中药大辞典》:毛青杠药材名称毛青杠拼音Máo Qīnɡ Gànɡ别名斩龙剑(《贵州民间方药集》),小紫金牛(《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红刺毛藤(《贵阳民间药草》)。出处《贵州民间

  • 黄竹参

    药材名称黄竹参拼音Huánɡ Zhú Shēn别名土牛膝、土洋参、鸡冠参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细竹蒿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rdannia simplex(Vahl) Brenan[Co

  • 松鼠

    《全国中草药汇编》:松鼠药材名称松鼠拼音Sōnɡ Shǔ别名灰鼠来源啮齿目松鼠科灰鼠Sciurus vulgaris L.,以全体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理气调经。主治肺结核,肋膜炎,月经不调,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