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赤茯苓

赤茯苓

《中药大辞典》:赤茯苓

药材名称赤茯苓

拼音Chì Fú Línɡ

别名赤苓(《本草再新》),赤茯(《本草便读》)。

出处《本草集注》

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苓的干燥菌核近外皮部的淡红色部分。

性状为大小不一的方块或碎块,均为淡红色或淡棕色。质松,略具弹性。

性味甘淡,平。

①《本草择要纲目》:"甘,平,无毒。"

②《得配本草》:"甘淡,平。"

③《本草再新》:"味辛,性温,无毒。"

归经入心、脾、膀胱经。

①《汤液本草》:"入足太阴,手太阴、少阴经。"

②《本草再新》:"入心、脾、肺三经。"

③《本草求原》:"入心、胃、小肠、膀胱。"

功能主治行水,利湿热。治小便不利,淋浊,泻痢。

①《药性论》:"破结气。"

②《纲目》:"泻心小肠膀胱湿热,利窍行水。"

③《本草再新》:"益心气,健中和脾,润肺,燥湿。治泻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

注意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复方①治小便白浊不利,时作痛:赤茯苓、沉香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白汤点,食后临卧服之。(《鸡峰普济方茯苓汤)

②治心肾气虚,神志不守,小便淋沥或不禁,及遗泄白浊:赤茯苓、白茯苓各等分。上为末,以新汲水按洗,澄去新沫,控干,别取地黄汁,同好酒熬成膏,搜和为丸,如弹子大,空心盐酒嚼下。(《三因方》张真君茯苓丸)

③治胸胁逆满胀渴:赤茯苓(去黑皮)一两,人参半两。上二味粗捣筛,以水三盏,煎取一盏半,云滓,分温三服。(《圣济总录茯苓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赤茯苓

药材名称赤茯苓

拼音Chì Fú Línɡ

英文名light red Indian Bread, light red Tuckahoe

别名赤苓、赤茯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

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干燥菌核近外皮部的淡红色部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ria cocos(Schw.) Wolf.[Pavhyma cocos Fr.]

采收和储藏:收获季节和方法同茯苓,当茯苓削去外皮(获苓皮)后,再切成厚薄均匀的片,取其中粉红色的即为赤茯苓,晒干。

原形态菌核球形、卵形、椭圆形至不规则形,长10-30cm或者更长,重量也不等,一般重500-5000g。外面吸厚而多皱褶的皮壳,深褐色,新鲜时软干 后变硬;内部白色或淡粉红色,粉粒状。子实体生于菌核表面,全平伏,厚3-8cm,白色,肉质,老后或干后变为浅褐色。菌管密长2-3mm管壁薄,管口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径0.5-1.5cm,口缘裂为齿状。孢子长方形至近圆柱形,平滑,有一歪尖,大小(7.5-9)μm×(3-3.5)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松树根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大小不一的方块,长宽4-5cm,厚0.4-0.6cm ,间有长宽1.5cm以上的碎块,淡红色或淡棕色。质松,略具弹性。气微,味淡。

性味甘;淡;平

归经心;脾;膀胱经

功能主治行水;利湿热。主小便不利;水肿;淋浊;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

注意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各家论述1.《药性论》:破结气。

2.《本草纲目》:泻心小肠膀胱湿热,利窍行水。

3.《本草再新》:益心气,健中和脾,润肺,燥湿。治泻痢。

4.陶弘景:茯苓赤色者利。

5.《本草通玄》:赤茯苓但能泻热行水,并不及白茯苓之多功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猫儿黄金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猫儿黄金菊药材名称猫儿黄金菊拼音Māo ér Huánɡ Jīn Jú别名高粱菊、黄金菊来源菊科猫儿黄金菊Achyrophorus ciliatus

  • 土常山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常山药材名称土常山拼音Tǔ Chánɡ Shān别名腊莲、羊耳朵树、甜茶[叶]来源为虎耳草科绣球属植物腊莲绣球Hydrangea strigosa Rehd.,以根入药

  • 狗肝

    《中药大辞典》:狗肝药材名称狗肝拼音Gǒu Gān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肝。性味《医林纂要》:"甘苦咸,温。"功能主治治脚气,下痢腹痛。《本草拾遗》:"主脚气

  • 海松子

    《中药大辞典》:海松子药材名称海松子拼音Hǎi Sōnɡ Zǐ别名松子(《海药本草》),松子仁(《本草衍义》),新罗松子(《纲目》)。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松科植物红松的种子。果熟后采收,晒干,去硬壳

  • 黄鳝

    药材名称黄鳝拼音Huánɡ Shàn别名鳝鱼来源合鳃目合鳃科黄鳝Monopterus albus (Zuiew),以活鲜个体及血入药。生境分部除西北外,全国各地,广有分布。性味甘、

  • 粘人草

    药材名称粘人草别名粘草、粘波波大叶山蚂蝗来源豆科粘人草Desmodium gangeticum (L.) DC.,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性味甘、微辛,平。功能主治消炎,杀菌,

  • 巨紫堇

    药材名称巨紫堇拼音Jù Zǐ Jǐn英文名Large Corydalis出处始载于《东北植物检索表》。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巨紫堇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 gigantea

  • 狗头芙蓉

    药材名称狗头芙蓉拼音Gǒu Tóu Fú Rónɡ别名山芙蓉、山芙蓉头。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台湾芙蓉的根及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biscus taiwanensis S.Y.Hu采收和储藏

  • 西瓜根叶

    《中药大辞典》:西瓜根叶药材名称西瓜根叶拼音Xī Guā Gēn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根及叶。夏、秋采取。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西瓜"条。功能主治治水泻

  • 毛根杜仲

    药材名称毛根杜仲拼音Máo Gēn Dù Zhònɡ英文名One-fathom Spindle-tree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六枝矛的茎及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