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野猪蹄

野猪蹄

《中药大辞典》:野猪蹄

药材名称野猪蹄

拼音Yě Zhū Tí

出处《医林纂要》

来源为猪科动物野猪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野猪肉"条。

功能主治①《医林纂要》:"祛风治痹。"

②《随息居饮食谱》:"蹄爪补力更胜(野猪肉),一切痈疽不敛,多年漏疮,煨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野猪蹄

药材名称野猪蹄

拼音Yě Zhū Tí

英文名Wild boar's trotter

出处出自《医林纂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猪科动物野猪的蹄。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us scrofa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捕杀后,割取四蹄,去毛洗净,鲜用。

原形态野猪,形似家猪。体长红1.5m,体重约150kg,最大雄猪可达250kg。其头部较宽大,吻部十分突出,呈圆锥形,末端具裸露的软骨垫。雄猪犬齿特别发达,上下犬齿皆向上翘,称为獠牙,露出唇外,雌猪獠牙不发达。耳直立,四肢较短,尾细小。身体被刚硬的针毛,背脊鬃毛显着,这些毛的尖端大多分叉。一般为棕黑色,面颊、胸部杂有灰白、污白色毛。幼猪躯体呈淡黄褐色,背部有6条淡黄色纵纹,俗称“花猪”。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栖息于灌木丛、较潮湿的草地或混交林、阔叶林中晨昏或夜间活动;性极凶猛;一般成群活动。杂食性,植物根茎、野果、动物尸体及各种昆虫均食,亦盗食农作物。

资源分布:分布几乎遍及全国。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通痹;解毒托疮。主风痹;痈疽;漏疮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煨食,50-250g。

各家论述1.《医林纂要》:祛风治痹。

2.《随息居饮食谱》:蹄爪补力更胜(野猪肉),一切痈疽不敛,多年漏疮,煨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青溪鳞毛蕨

    药材名称青溪鳞毛蕨拼音Qīnɡ Xī Lín Máo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齿头鳞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pteris labordei(Christ)C.Chr.[Asp

  • 公母草

    药材名称公母草拼音Gōnɡ Mǔ Cǎo别名四方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棱萼母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nia oblonega (Benth.)Merr. Et Chun[Van

  • 红花绿绒蒿

    《中药大辞典》:红花绿绒蒿药材名称红花绿绒蒿拼音Hónɡ Huā Lǜ Rónɡ Hāo别名阿柏几麻鲁(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罂粟科植物红花绿绒蒿的花茎及果实。8~

  • 山丹花

    药材名称山丹花拼音Shān Dān Huā别名山豆子花(《山东中草药手册》)。出处《纲目》来源百合科植物山丹的花蕾。性味①《纲目》:"甘,凉,无毒。"②《医林纂要》:"甘

  • 云香草

    药材名称云香草拼音Yún Xiānɡ Cǎo别名芸香草、臭草、石灰草、山茅草、诸葛草来源为乔木科香茅属植物云香草Cymbopogon distans (Nees)A. Camus的全草。宜9

  • 五色梅

    《全国中草药汇编》:五色梅药材名称五色梅拼音Wǔ Sè Méi别名马缨丹、红彩花、头晕花、如意花来源为马鞭草科马樱丹属植物五色梅Lantana camara L.,以根或全株入药。

  • 菩提香

    药材名称菩提香别名西藏水杨梅来源蔷薇科菩提香Geum urbanum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辛、甘,平。功能主治滋阴补肾,平肝明目,消肿止痛。治感冒,头晕头痛,高血压,贫血,慢性肠胃炎,

  • 刺三甲

    药材名称刺三甲拼音Cì Sān Jiǎ别名五加皮(《滇南本莩》),白竻根(《生草药性备要》),白茨根、山五甲(《草木便方》),苦竻蔃(《岭南采药录》),刺三加、苦刺头(《贵州民间药物》),三

  • 沙蓬

    药材名称沙蓬别名吉刺儿[蒙语]、沙米、蒺藜梗来源藜科沙蓬Agriphyllum arenariun Bieb.,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东北、西北各省。性味甘,凉。功能主治发表解热。主治感冒发烧,肾炎。用

  • 蓝胡麻草

    药材名称蓝胡麻草拼音Lán Hú Má Cǎo别名皮虎怀[傣]来源玄参科蓝胡麻草Centranthera cochinchinensis (Lour.) Merr.,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