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钓杆柴

钓杆柴

《中药大辞典》:钓杆柴

药材名称钓杆柴

拼音Diào Gǎn Chái

别名钓鱼竿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中华绣线梅。秋季采收。

原形态灌木,高达2米。小枝无毛。叶片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长5~11厘米,宽3~6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至近心形,稀宽楔形,边缘具重锯齿,常不规则分裂,稀不裂,两面无毛或在下面脉腋具柔毛;叶柄长0.7~1.5厘米,微被毛或近于无毛。总状花序顶生,长4~9厘米,无毛,花梗长0.3~1厘米;花淡红色,直径0.6~0.8厘米;萼筒筒状,长1~1.2厘米,外面无毛,裂片5,三角形;花瓣倒卵形;雄蕊10~15;心皮1~2,子房顶端有毛。蓇葖果长椭圆形,萼裂片宿存,外面疏被长腺毛。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山谷或沟边杂木林中。分布河南、甘肃、陕西、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苦酸甘,凉。

功能主治利水除湿,清热止血,治水肿,咳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钓杆柴

药材名称钓杆柴

拼音Diào Gǎn Chái

英文名Chinese Neillia, Root of Chinese Neillia

别名钓鱼竿、黑楂子、杆杆梢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中华绣线梅和毛中绣线梅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illia sinensis Oliv.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挖,除去茎枝,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1.中华绣线梅灌木,高达2m。小枝圆柱形,无毛。幼时紫褐色,老时暗灰褐色。冬芽卵形,先端钝,微被短柔毛或近于无毛,红褐色。单叶互生;叶柄长7-15cm,微被短毛或近于无毛;托叶线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或急尖,全缘,长0.8-1cm,早落;叶片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长5-11cm,宽3-6cm,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至近心形,稀宽楔形,边缘有重锯齿,常不规则分裂,两面无毛或在下面脉腋有柔毛。花两性;顶生总状花序,4-9cm,花梗长3-10mm,无毛;花直径6-8mm;萼筒钟状,长1-1.2cm,外面无毛,内面被短柔毛;萼片5,三角形,先端尾尖,全缘,长3-4mm;花瓣5,倒卵形,长约3mm,宽约2mm,先端圆钝,淡粉红色;雄蕊10-15,花丝不等长,生于萼筒边缘,排成不规则的2轮;心皮1-2,子房先端有毛。花柱直立。蓇葖果长椭圆形,萼筒宿存,外被疏生长腺毛。花期5-6月,果期8-9月。

2.毛叶绣线梅 本种与中华绣线梅很相似,惟小枝、叶柄和叶片下面都具有密毛,叶边缘分裂较深,花梗长(3-3mm)、萼筒(长8-9mm)较短。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1000-2500m的山坡、山谷或沟边杂木林中。

2.生于海拔1000-2500m的山坡丛林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2.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苦、酸、甘;凉

归经肺;膀胱;脾经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清热止血。主水肿;咳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叶子

    药材名称大叶子拼音Dà Yè Zi英文名Common Astilboides别名山荷叶、佛爷伞。出处始载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大叶子的根茎和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羊哀

    药材名称羊哀拼音Yánɡ āi别名山羊胃结石来源偶蹄目牛科山羊Capra hircus L.,以胃结石入药。生境分部西北、华北、西南。性味淡,温。功能主治降胃气,解毒。主治反胃吐食,噎膈噫气

  • 笑靥花

    《中药大辞典》:笑靥花药材名称笑靥花拼音Xiào Yè Huā别名小叶米筛草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叶绣线菊的根。原形态灌木,高达3米。茎直立;小枝细长,具棱角,

  • 猪心

    《中药大辞典》:猪心药材名称猪心拼音Zhū Xīn出处《别录》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心。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性味甘咸,平。①《千金·食治》:"平,无毒。&q

  • 续断

    《全国中草药汇编》:续断药材名称续断拼音Xù Duàn英文名RADIX DIPSACI别名川续断、和尚头、山萝卜来源本品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oides

  • 青钱柳叶

    药材名称青钱柳叶拼音Qīnɡ Qián Liǔ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青钱柳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locarya paliurus (Batal.)Iljin.[Pterocarya

  • 菩萨鱼

    药材名称菩萨鱼拼音Pú Sà Yú别名斗鱼,花蝶鱼(薛德焴《系统动物学》),钱丬鱼(《脊椎动物分类学》),蝴蝶鱼、火烧板(《中国动物图谱·鱼类》)。出处《陆川本

  • 山半夏

    药材名称山半夏拼音Shān Bàn Xià别名土半夏、土附子、土田七、小黑牛、马蹄跌打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马蹄犁头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yphonium trilobatum(L.)S

  • 土中闻

    药材名称土中闻拼音Tǔ Zhōnɡ Wén别名鸡脚参、象牙参、鸡脚玉兰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姜科植物土中闻的根。秋季采挖。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有粗壮肉质的根茎,5~6

  • 菱蒂

    《中药大辞典》:菱蒂药材名称菱蒂拼音Línɡ Dì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果柄。功能主治①《纲目拾遗》:"治疣子(俗名饭僖),用鲜水菱蒂搽一、二次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