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魿鱼

魿鱼

药材名称魿鱼

拼音Línɡ Yú

英文名Mud carp

别名雪魿、土魿鱼、魿公

出处出自姚可成《食物本草》。《粤语》:魿鱼,广人池塘多畜之。以鱼秧长成,与卿住相反,卿性沉,长潜水中,魿性浮,长跃水上。卿食之可以实肠,魿食之可以行气,卿守而魿行,性各不同如此。其物以冬而肥,故名。喜泳浮波上,得奔流则跳跃寻丈。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鲮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rhina molitorella (cuviee et Valenciennes)

采收和储藏:每年除生殖季节外均可捕捞,捕得后,去鳞、鳃、内脏,洗净,鲜用。

原形态鲮,体梭形,侧扁,腹部圆,无腹棱。背部在背鳍前方稍隆起。头短,吻圆钝,吻长略大于眼径。眼侧位,眼间宽,口下位,较小,弧形,上下颌角质化。须2对,吻须较粗壮,颌须较小。上颌之外有上唇和吻皮,上唇边缘呈细波状,唇后沟中断。下颌外有下唇,唇边缘有多数乳 头状突起。下咽齿3行。鳞中等大,侧线鳞38(7-8\5-6-V)42。背鳍4,12-13,无硬刺,其起点至尾鳍基的距离,大于至吻端的距离。臀鳍3,5。尾鳍深分叉,体上部深灰色,腹部银白,在体侧胸鳍基部之后上方有8-9个鳞片的基部为黑色,聚在一起成为1个长菱形斑块。幼鱼尾鳍基部有一黑色斑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江河湖泊中多活动于水的中下层,特别是南方水温较高的水体内。以植物为主要食料。

资源分布:我国珠江水系、海南、台湾、韩江、闽江、澜沧江及元江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含脂肪1.5%,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计7.9%/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除湿。主膀胱结;水臌;黄疸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

各家论述1. 姚可成《食物木草》:主滑利肌肉,通小便。治膀胱结热,黄疸,水鼓。

2.《纲目拾遗》:健筋骨,活血行气,逐水利湿。

3.《本草求原》:补中开胃,益气血,功近鲫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杜鹃兰

    药材名称杜鹃兰别名算盘七、人头七、三七笋、大白及来源兰科杜鹃兰属植物杜鹃兰Cremastra mirata A. Gray,以假鳞茎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辛、涩,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万年藓

    药材名称万年藓拼音Wàn Nián Xiǎn别名天朋草来源药材基源:为万年藓科植物万年藓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imacium dendroides(Hedw.)Web.et Mohr[Le

  • 新裂耳蕨

    药材名称新裂耳蕨拼音Xīn Liè ěr Jué别名凤凰尾巴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新裂耳蕨的根茎。原形态新裂耳蕨,又名:革叶耳蕨。多年生

  • 阿魏

    《中国药典》:阿魏药材名称阿魏拼音ā Wèi英文名RESINA FERULAE别名臭阿魏、细叶阿魏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新疆阿魏Ferula sinkiangensis K. M. Shen

  • 黄唇鱼鳃

    药材名称黄唇鱼鳃拼音Huánɡ Chún Yú Sāi英文名chryso-lip gill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石首鱼科动物黄唇鱼的鳃。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haba flo

  • 金橘叶

    《中药大辞典》:金橘叶药材名称金橘叶拼音Jīn Jú Yè出处《本草再新》来源为芸香料植物金橘及金弹的叶。春季采收,除去细梗,晒干。性状干燥叶多数呈筒状,有光泽,两面均绿色,日久渐

  • 革叶蓼

    药材名称革叶蓼拼音Gé Yè Liǎo来源蓼科革叶蓼Polygonum coriaceum Sam.,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西藏。性味苦,寒。有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急性

  • 红杉

    药材名称红杉拼音Hónɡ Shān来源松科红杉Larix potaninii Batal.,以树干内皮入药。生境分部甘肃、四川、云南。性味微辛,温。功能主治主治痢疾,脱肛及气滞,腹胀等症。用

  • 满树星

    《全国中草药汇编》:满树星药材名称满树星别名鼠李冬青、秤星木、天星木来源冬青科满树星Ilex aculeolata Nakai,以根皮入药。生境分部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性味微苦、甘,凉。功能

  • 鱼胶

    药材名称鱼胶拼音Yú Jiāo别名鳔胶、鱼白胶来源以鲟形目石首鱼、鲟鱼为主,以鳔煮沸加工所得的胶质入药。生境分部南方地区。功能主治内服为止血剂,并供绊疮膏制造之用。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