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麻柳果

麻柳果

《中药大辞典》:麻柳果

药材名称麻柳果

拼音Má Liǔ Guǒ

别名一群鸭、雁鹅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枫杨果实。夏季采收。

化学成分种子含脂肪油。

炮制炒黄用。

功能主治《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散寒止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钱。

复方治疗天疱疮:枫杨嫩叶及果实各一斤,煎水洗操。忌入口。(《中草药通讯》(2):58~59,1979)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麻柳果

药材名称麻柳果

拼音Má Liǔ Guǒ

别名一群鸭、雁鹅群

出处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枫杨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ocarya stenoptera C. D C.[P.ste-roptera C.DC.var.sinensis Graebn]

采收和储藏: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18-30m。树皮黑灰色,深纵裂,幼树具长柔毛和皮孔,叶痕明显。冬芽细长有柄,裸露,被锈褐色毛。髓部薄片状。叶互生,多为偶数羽状复叶,少有奇数羽状复叶,长8-16cm,叶轴两侧有狭翅,小叶10-28枚,长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长8-12cm,宽2-3cm,先端钝圆或短尖,基部偏斜,边缘有细锯齿,表面有细小的疣状突起,中脉和侧脉腋内有1簇极短的星状毛。葇荑花序,与叶同时开放,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单生于去年生的枝腋内,长6-10cm ,下垂,雄花有1苞片和2小苞片,并有1-2枚发育的花被片,雄蕊6-18;雌花序单生新枝顶端,长10-20cm,花序轴密被星状毛和单毛,雌花单生苞腋内,左右各有1个小苞片,花被片4,贴生于子房,子房下位,2枚心皮组成,花柱短,柱头2裂,果序长20-45cm,小坚果长椭圆形,长6-7mm,常有纵脊,两侧有由小苞片发育增大的果翅,条形或阔条形。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平原溪涧河难滩、阴湿山地杂木林中,喜光,现已广泛栽培于庭园或道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台湾、东北和华北仅有栽培。

性状性性鉴别 小坚果类卵形,鲜品黄绿色,干品棕褐色,长约6mm,顶端宿存花柱二分叉。果翅2,着生于果实顶端北面,翅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平行或顶端稍外展,具纵纹。质坚,不易破碎,断面白色。气微清香,味淡。

炮制炒黄用。

性味苦;性温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温肺止咳;解毒敛疮。主风寒咳嗽;疮疡肿毒;天泡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25g。外用:适量,煎水洗。

复方治疗天疱疮:枫杨嫩叶及果实各一斤,煎水洗澡。忌人口。(《中草药通讯》(2):58~59,1972)

各家论述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散寒止咳。2.《中草药通讯》(2): 58一59, 1972:治疗天疱疮:枫杨嫩叶及果实各一斤,煎水洗澡。忌入口。3.《重庆草药》:内服慎用,体弱者少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倒挂草

    药材名称倒挂草拼音Dào Guà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倒挂铁角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plenium normale Don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态植

  • 麋骨

    《中药大辞典》:麋骨药材名称麋骨拼音Mí Gǔ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鹿科动物麋鹿的骨骼。功能主治《嘉佑本草》:"除虚劳至良。可煮骨作汁酿酒饮之。"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

  • 糯芋

    《中药大辞典》:糯芋药材名称糯芋拼音Nuò Yù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柳兰的根。秋季采集,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云南中草药》:"辛苦,热,小毒。"

  • 感应草

    药材名称感应草别名罗伞草、降落伞来源酢浆草科感应草Biophytum sensitivum (L.)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西、贵州、云南。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消积,利水。小儿疳积

  • 山荔枝果

    《中药大辞典》:山荔枝果药材名称山荔枝果拼音Shān Lì Zhī Guǒ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小柘树的果实。性味①姚可成《食物本草》:"味甘,无毒。"②《贵州草

  • 绵毛马兜铃

    药材名称绵毛马兜铃拼音Mián Máo Mǎ Dōu Línɡ英文名Wooly Dutchmanspipe Herb别名寻骨风、黄木香、毛香、猴耳草来源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

  • 大叶马尾连

    《中药大辞典》:大叶马尾连药材名称大叶马尾连拼音Dà Yè Mǎ Yǐ Liá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大叶唐松草的根及根茎。原形态大叶唐松草,又名:蓝蓬

  • 安徽刺黄柏

    药材名称安徽刺黄柏拼音ān Huī Cì Huánɡ Bò英文名root of Anhwei Barberry别名黄柏、刺黄柏、三颗针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的

  • 干檀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干檀香药材名称干檀香别名小青皮、小青香、小仙人掌、沙针、香疙瘩来源檀香科干檀香Osyris wigbtiana Wall.,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四川、云南。性味辛、微苦,凉

  • 三棱草

    药材名称三棱草拼音Sān Lénɡ Cǎo别名大三方草、三棱马尾、仙鹤草(《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来源为莎草科植物有喙红苞薹的带根全草。7~8月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短,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