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黄楝树

黄楝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楝树

药材名称黄楝树

拼音Huánɡ Liàn Shù

别名黄连

来源漆树科黄连木属植物黄连Pistacia chinensis Bunge,以树皮入药。全年采树皮,夏秋采叶,晒干。

性味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痢疾,皮肤瘙痒,疮痒。

用法用量1~2钱。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粉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黄楝树

药材名称黄楝树

拼音Huánɡ Liàn Shù

出处本品以黄楝树为名始载于《救荒本草》。《植物名实图考》以"黄连木"名录着于卷三十七木类并附图一帧:“黄连木,江西、湖广多有之。大合抱,高数丈,叶似椿而小。春时新芽微红黄色,人竞采取腌食,曝以为饮,味苦回甜如橄榄,暑月可清热生津……”根据所述与附图,其原植物与本种一致。

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黄连木的叶芽、叶或根、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stacia chinensis Bunge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集叶芽,鲜用;夏、秋季采叶,鲜用或晒干;根及树皮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黄连木 落叶乔木,高达20m以上。树皮暗褐色,呈鳞片状剥落;幼枝灰棕色,具细小皮孔,疏被柔毛或近无毛;冬芽红色,有特殊气味。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7对;小叶柄长1-2mm;小叶对生或近对生,纸质,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10cm,宽1.5-2.5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偏斜,全缘,两面主脉间有细微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排成密集总状花序,长5-8cm,花的基部具小苞片2,萼片1-2,雄蕊3-5,花丝短,长不到0.5mm,花药长圆形,大,长约2mm;雌花排成疏散圆锥花序,长18-20cm,花小,无花瓣;子房上位,球形,无毛,径约0.5mm,花柱极短,柱头3,厚肉质,红色。核果倒卵状球形,略压扁,径约5mm,成熟时紫红色,干后具纵向细条纹,先端细尖。花期3-4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3550m的低山、丘陵、石山林或平原。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黄连木为阳性树,稍耐半阴,畏寒忌湿。对土壤要求不严。深根性,萌发力强,生长慢,寿命长,耐二氧化碳和烟尘。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种子宜沙藏3个月以上播种,或者秋播。

性味苦;涩;寒

功能主治清暑;生津;解毒;利湿。主暑热口渴;咽喉肿痛;口舌糜烂;吐泻;痢疾;淋证;无名肿毒;疮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西奄)食,叶芽适量。外用:适量,捣汁涂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1.《救荒本草》:“黄楝树,生郑州南山野中。叶似初生椿树叶而极小,又似楝叶,色微带黄,开花紫赤色,结子如豌豆大,生青,熟亦紫赤色。”2.《纲目拾遗》:“黄练芽,春初采嫩芽。小儿生食之,取其清香可口,味带苦涩如黄连,故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麻雀肉

    药材名称麻雀肉拼音Má Què Ròu别名家雀肉来源雀形目文鸟科树麻雀Passer montanus (L.),以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麻雀肉能防治:1.小儿

  • 肾子藤

    药材名称肾子藤拼音Shèn Zǐ Ténɡ英文名valida Limaciopsis别名粉绿藤、疟疾草(云南)。出处始载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肾子藤的根或茎。拉丁植物动

  • 高粱泡叶

    药材名称高粱泡叶拼音Gāo Liɑnɡ Pào Yè出处《浙江天日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高梁泡的叶。夏、秋季采。功能主治治外伤出血,肺病咳血。复方①治外伤出血:高梁泡鲜时适量,

  • 山韭

    《中药大辞典》:山韭药材名称山韭拼音Shān Jiǔ别名隺(《尔雅》),隺菜(《寿亲养老新书》)。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百合种植物山韭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鳞茎具膜质鳞被。叶数片丛生;线形细长,宽

  • 朝天子

    药材名称朝天子来源为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果实。秋季采摘成熟果实晒干。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肺化痰,解毒止痛。用于痰喘咳嗽,神经性头痛;外用治黄水疮。用法用量3

  • 牡荆子

    《中药大辞典》:牡荆子药材名称牡荆子拼音Mǔ Jīnɡ Zǐ别名小荆实(《本经》),牡荆实(《本草经集注》),梦子(《石药尔雅》),荆条果(《药材学》)。出处陶弘景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果实。8~9

  • 软蒺藜

    《中药大辞典》:软蒺藜药材名称软蒺藜拼音Ruǎn Jí Lí别名白蒺藜(《山东中草药手册》),碱灰菜、麻落粒(《内蒙古中草药》),大灰条、灰菜(《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出处《山

  • 太白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太白米药材名称太白米拼音Tài Bái Mǐ别名假百合来源为百合科假百合属植物假百合Notholirion hyacinthinum (Wils.)Stapf以

  • 早谷藨

    药材名称早谷藨拼音Zǎo Gǔ Pāo别名天青地白扭、酸母子。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无腺白叶莓的根。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4米。茎直立,稍呈拱形。茎枝、叶轴及叶柄散生皮刺,枝被灰白色

  • 天葵子

    《中国药典》:天葵子药材名称天葵子拼音Tiān Kuí Zǐ英文名RADIX SEMIAQUILEGIAE别名紫背天葵、天葵、天葵草、千年老鼠屎、金耗子屎、夏无踪、散血球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