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黄筒花

黄筒花

药材名称黄筒花

拼音Huánɡ Tǒnɡ Huā

来源药材基源:为列当科植物黄筒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acellanthus tubiflorus Sieb. Et Zucc

采收和储藏:6-8月采收,晒干。

原形态黄筒花,肉质寄生小草本。全株高5-11cm,几无毛。茎直立,单生或簇生,不分枝。叶较稀疏地螺旋状披列于茎上;卵状三角形或狭卵状三角形,长5-8(-10)mm,宽3-4mm,边缘稍膜质,先端尖。花常4至10余朵簇生于茎端而成头状花序;苞片1枚,宽卵形至长椭圆形,长1.5-2.3cm,宽0.5-0.8cm,先端渐在或稍钝;花几无柄;无花萼;花冠筒状二唇形,白色,后渐变浅黄色,长2.5-3.5cm,筒部长2.5-3cm,上唇先端微凹或2浅裂,下唇3裂,明显短于上唇,裂片近等大,长圆形,长约3mm,宽约1.2cm处,长1-1.2cm;子房椭圆球形,柱头棍棒状,近2浅裂。蒴果长圆形,长1-1.4cm,直径5-8mm。种子多数,卵形,长0.3-0.4mm,种皮网状。花期5-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反800-1400m的山坡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陕西、甘肃、浙江、湖北、湖南等地。

性味味甘;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腰膝;清热解毒。主头蛇;神经衰弱;腰膝酸痛;肠炎;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稷米

    药材名称稷米拼音Jì Mǐ别名粢米、穄米(《补缺肘后方》),糜子米(《饮膳正要》)。出处《别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黍的种子之不粘者。5~6月采收,碾去壳用。性味甘,平。①《别录》:"

  • 糜穰

    药材名称糜穰拼音Mí Ránɡ出处《广济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稷的茎。性味《纲目》:"辛,热,有小毒。"功能主治《广济方》:"治脚气冲心、闷。糜穰一石,

  • 小箭草

    药材名称小箭草拼音Xiǎo Jiàn Cǎo别名零余子佛甲草(《植物学大辞典》),马屎花(《苏南种子植物》),珠芽石板菜(《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景天科植物珠芽景天

  • 厚皮树皮

    药材名称厚皮树皮拼音Hòu Pí Shù Pí别名喃木、马楠、牛角麻、龙泥漆、胶皮麻、扒拉文公、万年青树[广东吊罗山]来源漆树科厚皮树属植物厚皮树Lannea

  • 黑虎耳草

    药材名称黑虎耳草拼音Hēi Hǔ ěr Cǎo英文名all grass of black saxifraga别名黑化虎耳草、阿仲茶保。出处始载于《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黑虎耳

  • 九爪龙

    《全国中草药汇编》:九爪龙药材名称九爪龙别名接骨草、千台楼、心不死、万带兰、吊兰[云南玉溪]来源兰科九爪龙Vanda amesiana Reich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淡、涩,平。功

  • 接骨紫菀

    药材名称接骨紫菀别名接骨草、线纹紫菀来源菊科接骨紫菀Aster striatus Champ. ex Bent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辛、微苦,微温。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跌打损伤,

  • 山吴萸果

    《中药大辞典》:山吴萸果药材名称山吴萸果拼音Shān Wú Yú Guǒ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山吴萸的果实。原形态形态详"五除叶"条。性味苦辛

  • 龟版

    药材名称龟版拼音Guī Bǎn别名龟甲、神屋(《本经》),龟壳(《淮南子》),败龟甲(《小品方》),败将、败龟版(《日华子本草》),龟筒(《本草衍义》),龟下甲(朱震亨),龟底甲(《药品化义》),龟腹

  • 水珠草

    药材名称水珠草拼音Shuǐ Zhū Cǎo别名散积血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水珠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caea quadrisulcata (Maxim.)Fra-nch.et 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