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黑石珠

黑石珠

药材名称黑石珠

拼音Hēi Shí Zhū

别名三颗针、刺黄连鸡脚刺、刺黄芩、刺黄檗

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深黑小黑檗的根或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atrocarpa Schneid.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收,除去杂质根去须根,茎去叶,洗净,晒干。

原形态深黑小檗,常绿灌木,高可达2m。小枝圆柱形,还黄色,刺3分叉,长1-4cm。叶3-4片簇生,革质;叶片长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3-8cm,宽1-2cm,先端短尖,有小尖刺,基部楔形,边缘具针锯齿,通常在20枚以下,上面绿色,下面黄绿色,叶脉不显。花2-9朵簇生,花梗长4-15mm,花黄色,直径1-1.5cm;雄蕊6,花药瓣裂;子房上位,具短花柱。浆果短卵圆形,长5mm,深黑色,无粉或稍被粉。花期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野荒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

化学成分根含小檗碱(berberine)。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泄泻;痢疾;黄疸;目赤肿痛;外伤感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泡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泡酒擦;或磨水点眼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金雀根

    药材名称金雀根拼音Jīn Què Gēn别名白心皮(《植物名实图考》),阳雀花根、板参(《草木便方》)。土黄芪、野黄芪(《浙江中药手册》)。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豆科植物锦鸡儿的根或根皮。全

  • 粉苞苣

    《全国中草药汇编》:粉苞苣药材名称粉苞苣拼音Fěn Bāo Jù别名杂赤咸巴[西藏]来源菊科苦荬菜属植物细叶苦荬菜Ixeris gracilis Stebb.[Lactuca gracili

  • 凤尾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凤尾七药材名称凤尾七拼音Fènɡ Wěi Qī别名凤尾草、凤凰草、香景天来源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小丛红景天Rhodiola dumulosa (Franch.) Fu [S

  • 山大黄

    药材名称山大黄拼音Shān Dài Huánɡ别名唐大黄、台黄、土大黄、峪黄、籽黄、北大黄、大黄、格西古讷、野大黄、酸酸草、黄古卵子、苦大黄、华北大黄、祁黄、庄黄出处出自《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药材

  • 马柳根

    药材名称马柳根拼音Mǎ Liǔ Gēn别名小红柳(《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乌兰-布勒嘎苏(蒙名)。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杨柳科植物乌柳的根和须根。随用随采。原形态灌木,高1~2米。小枝

  • 虾蟆肝

    《中药大辞典》:虾蟆肝药材名称虾蟆肝拼音Há Má Gān出处《纲目》来源为蛙科动物泽蛙的肝。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虾蟆"条。功能主治治蛇咬伤、白屑疮、疔疮。用法用

  • 海浮石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浮石药材名称海浮石拼音Hǎi Fú Shí别名浮石、浮海石、浮水石、海石花来源药材分海浮石和海石花两类。海浮石为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所形成的石块;海石花为胞科动物

  • 枇杷花

    《中药大辞典》:枇杷花药材名称枇杷花拼音Pí Pá Huā别名土冬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花。化学成分含挥发油、低聚糖。性味《重庆草药》:&q

  • 石防风

    《中药大辞典》:石防风药材名称石防风拼音Shí Fánɡ Fēnɡ别名珊瑚菜(《纲目》),山葖(《安徽通志》)。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石防风的根。秋、冬采挖根部,洗净晒干

  • 凌霄花

    《中国药典》:凌霄花药材名称凌霄花拼音Línɡ Xiāo Huā英文名FLOS CAMPSIS别名紫葳、五爪龙、红花倒水莲、倒挂金钟、上树龙、上树蜈蚣、白狗肠、吊墙花、堕胎花来源本品为柴葳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