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丁沉香丸

丁沉香丸

《传家秘宝》卷中:丁沉香丸

药方名称丁沉香丸

处方安息香乳香雄黄沉香木香白檀丁香朱砂(已上细研)、阿魏少许(用面筋),荜茇1分,槟榔2个,肉豆蔻2个(去皮),真麝香1分(研,罗过)。

制法上将安息香乳香阿魏3味,以暖水浸软后,令勿烂,将余药杵罗为末,相和入在上件药膏内,研丸,如鸡头子大,用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丈夫、妇人血气上攻心胸,及腹内一切不测恶气。

用法用量空心、食前服1丸或2丸,用烧生姜煎酒送下。

摘录《传家秘宝》卷中

《博济》卷二:丁沉香丸

药方名称丁沉香丸

处方甘草(炒)半两,官桂(去皮)半两,沉香半两,丁香半两,木香半两,槟榔半两,诃子(炮,去核)半两,人参1两半,白术4两(锉碎,炒黄),白豆蔻(去皮)半两,肉豆蔻半两(去皮),青皮(去瓤)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弹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气不和,心腹疰闷,气胀胸膈,噎塞不利;及积冷气或时攻冲,脾胃气逆,不思饮食,霍乱不止,脏腑滑泄;酒食所伤,醋心不消,冷痰并多。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生姜汤嚼下。

摘录《博济》卷二

普济方》卷一八一引《鲍氏方》:丁沉香丸

药方名称丁沉香丸

处方丁香沉香木香青皮、肉豆蔻胡椒荜茇槟榔1分,乳香半两,麝香1钱。

制法上为细末,研匀,醋糊为丸,如粟米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诸气攻心腹痛,及妇人气。

用法用量方中荜茇以上诸药用量原缺。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一引《鲍氏方》

猜你喜欢

  • 菊虫汤

    药方名称菊虫汤处方菊花125g,蝉蜕31g,麦冬18g,花粉9g,木香3g,明雄黄3g,香附9g,白蒺藜15g,防风6g,杏仁9g,桔梗9g,甘草3g。功能主治皮肤癌。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中医皮肤病

  • 菊花通圣散

    《医宗金鉴》卷四十三:菊花通圣散药方名称菊花通圣散处方防风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芒消各15克石膏桔梗黄芩各30克白术栀子荆芥穗各7.5克滑石90克甘草60克菊花45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暴发

  • 木香顺气散

    《万病回春》卷二:木香顺气散药方名称木香顺气散处方木香(另研)砂仁各1.5克乌药香附青皮(去瓤)陈皮半夏(姜炒)厚朴(姜炒)枳壳(麸炒)各3克 官桂干姜甘草各0.9克功能主治治中气晕倒。用法用量上锉一

  • 调气酸

    药方名称调气酸处方香附、藿香、沉香、木香、丁香、橘红、厚朴、槟榔、白蔻、香圆。制法上研末。功能主治干霍乱,不吐不泻者。用法用量姜汤送下。摘录《医学集成》卷三

  • 黄耆膏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黄耆膏药方名称黄耆膏处方黄耆480两。制法上药酌予切碎,水煎3次,分次过滤,去滓,滤液合并,用文火煎熬浓缩至膏状,以不渗纸为度,每1两膏汁兑炼蜜2两成膏,装瓶,重2两。功能主治

  • 保幼再生丹

    药方名称保幼再生丹处方防风1两2钱,天麻1两2钱,天竺黄1两2钱,贝母1两2钱,桑叶1两2钱,胆南星1两,薄荷1两,茯苓1两,钩藤1两,橘红8钱,甘草8钱,桔梗8钱,僵蚕4钱,远志4钱,羌活6钱,活蝎

  • 金科猪肚丸

    药方名称金科猪肚丸处方使君子1升,青皮(炒)、三棱(煨)、莪术(煨)、黄连、胡黄连、川楝子、芜荑(炒,研)、枳壳(炒)、黄梗皮、青木香、麦芽(炒)、槟榔(炒)、香附子、陈皮、杏仁(研)、茴香(炒)、吴

  • 沉香化痰丸

    《育婴秘诀》卷三:沉香化痰丸药方名称沉香化痰丸处方青礞石(消煅金色)3钱,枯白矾3钱,猪牙皂角(炙)3钱,南星(泡)3钱,半夏(洗)3钱,白茯苓3钱,陈皮3钱,枳壳(炒)1钱半,黄芩1钱半,沉香5分。

  • 清凉散

    《医宗金鉴》卷六十六:清凉散药方名称清凉散处方硼砂9克人中白(煅)6克黄连末3克 南薄荷1.8克冰片1.5克青黛1.2克制法研极细末。功能主治治喉癣已溃者。用法用量吹患处。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六《鲐

  • 五子五皮饮

    药方名称五子五皮饮处方紫苏子莱菔子各4.5克白芥子1.8克葶苈子2.4克车前子9克 生桑皮 浙苓皮各12克大腹皮9克 新会皮4.5克 生姜皮3克功能主治降气达膜。治痰胀腹胀轻减,喘肿未除者。用法用量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