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二至丸

二至丸

《中国药典》:二至丸

药方名称二至丸

处方女贞子(蒸)500g墨旱莲500g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水蜜丸;气微,味甘而苦。

炮制以上二味,女贞子粉碎成细粉,过筛;墨旱莲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炼蜜60g及水适量,与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滋阴止血。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咽干鼻燥,腰膝酸痛,月经量多。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2次。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重订严氏济生方》:二至丸

药方名称二至丸

处方鹿角(镑)60克麋角(镑)60克附子(炮,去皮)30克 桂心(不见火)30克补骨脂(炒)30克杜仲(去皮,锉,炒断丝)30克鹿茸(酒蒸,焙)30克 青盐(别研)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强腰。主老人或虚弱人,肾气虚损,腰痛不可屈伸,及肾阳亏虚诸证。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用胡桃肉细嚼,以盐汤或酒进下。

若恶热药,去附子,加肉双蓉30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摄生众妙方》卷二:二至丸

药方名称二至丸

处方地黄90克(肥大沉水者佳。酒和九蒸九曝,竹刀切碎)生地黄60克(肥大者,酒浸,洗过、晒干,竹刀切碎)菟丝子30克(酒浸一宿,煮熟,捣碎作饼,晒干,为末)山茱萸(鲜红者)180克(水泡,去核,取净肉60克)肉苁蓉30克(刷去浮甲,剖去中心白膜,无灰酒浸一日,酥炙,竹刀切碎)败龟版90克(酒浸一夜,酥炙黄,石器捣碎)人参30克(苍黑瘦健人用15克)黄耆30克 (去皮,微黄色,肉中自绵柔者最佳)黄柏90克(坚厚鲜黄者。酒浸,春、秋一日半,夏一日,冬三日,用时炒至褐色)牛膝30克(长大柔润者,酒浸一宿,洗用)枸杞子30克(甘州者佳)破故纸30克(炒黄)五味子30克(肥大者佳)白术90克(无油者,麦扶炒)白芍药30克(酒浸一时,去皮,炒)当归60克(大者有力。酒洗)虎胫骨30克(酥炒黄色)杜仲30克(酒浸,炒去丝)山药30克(白而无皮,手可粉者)知母60克(肥者。酒浸一宿,炒)陈皮30克(薄而陈者。水泡,去白)白茯苓30克(去皮、赤筋)

制法上药二十二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损,暖腰膝,壮筋骨,明眼目。主气血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80~100丸,无灰酒及盐汤不拘时进下。

备注方中陈皮,《医学入门》卷七作"丹皮"。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二

杨氏家藏方》卷九:二至丸

药方名称二至丸

处方鹿角(镑细,以真酥2两,无灰酒1升煮干,慢火炒令干)半斤,苍耳(酒浸1宿,炒干)半斤,麋角(镑细,以真酥2两、米醋1升煮干,慢火炒干)半斤,当归5两(细切,酒浸1宿,焙干),山药4两,白茯苓(去皮)4两,黄耆(蜜炙)4两,人参(去芦头)2两,沉香2两,沙苑疾藜(拣去土,净洗,焙干)2两,远志(去心)2两,肉苁蓉(酒浸1宿,切,焙干)2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酒3升,糯米3合煮烂,和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损,生精血,去风湿,明目聪耳,强健腰脚,和悦阴阳,既济水火,百疾不生。主

用法用量每服50至100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九

《济阳纲目》卷六十四:二至丸

药方名称二至丸

处方地黄(酒蒸)3两,龟版(酒浸,酥炙)3两,白术(麸炒)3两,黄柏(酒浸,炒)3两,知母(酒浸,炒)4两,当归(酒洗)4两,生地黄(酒浸)4两,白芍药(酒炒)4两,麦冬(去心)4两,天冬(姜炒)2两。

制法上为细末,枣肉同炼蜜和杵100余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损,暖腰脐,壮筋骨,明眼目,调养元气,滋益子息。主

用法用量每空心、午前服50丸。服至百日,逢火日摘去白发,生出黑发是其验也。

注意莱菔、诸血、羊肉

摘录《济阳纲目》卷六十四

《医方类聚》卷九十五引《济生》:二至丸

药方名称二至丸

处方鹿角(镑)2两,麋角(镑)2两,附子(炮,去皮)1两,桂心(不见火)1两,补骨脂(炒)1两,杜仲(去皮,锉,炒丝断)1两,鹿茸(酒蒸,焙)1两,青盐(别研)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老人、虚弱人,肾气虚损,腰痛不可屈伸,头旋眼黑,下体痿软。

用法用量方中鹿角麋角,《张氏医通》作“鹿角胶”。“麋茸”。

恶热药者,去附子,加肉苁蓉1两。

摘录《医方类聚》卷九十五引《济生》

《扶寿精方》:二至丸

药方名称二至丸

处方怀地黄(肥大沉水者,酒浸,九蒸九晒,竹刀切)3两,白术(无油者,面炒)3两,败龟版(酒浸一宿,酥炙脆,石器捣碎)3两,黄柏(厚者,酒浸,春秋一日半,夏一日,冬三日,炒褐色)3两,知母(肥大者,酒浸一宿)2两,当归(肥大者,酒洗)2两,生地黄(肥大者,酒浸软,竹刀切,晒干)2两,山茱萸(鲜红者6两,水润,剥肉去核)2两,白芍药(酒浸一时,锉,炒)1两,白茯苓(坚白者,去皮筋)1两,人参(肥白人如数,苍黑人减半)1两,绵黄耆(蜜炙)1两,山药(白而无皮,手可粉者)1两,广陈皮(水润,去白)1两,五味子(肥大者)1两,甘枸杞1两,破故纸(炒)1两,菟丝子(酒浸一宿,蒸熟,杵,去皮,晒干)1两,杜仲(酒浸,炒,去丝)1两,牛膝(肥大者,酒浸一宿)1两,苁蓉(去甲心,酒浸一宿,酥炙黄,竹刀切)1两,虎胫骨(酥炙黄)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调养元气,滋益子息,补虚损,暖腰膝,壮筋骨,明眼目,滋阴降火。主

用法用量方中陈皮,《医学入门》作“丹皮”。

摘录《扶寿精方》

猜你喜欢

  • 防风冲和汤

    《医学入门》卷四:防风冲和汤药方名称防风冲和汤处方防风白术生地各4.5克羌活黄芩白芷甘草各3克川芎1.5克功能主治主伤风有汗,脉浮缓。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汗未止,加黄耆、芍药。摘录《医学入门》卷四《东

  • 乳香***丸

    药方名称乳香***丸处方乳香(研)、***(镑)、自然铜(火煅醋淬)、附子(生.去皮脐),各一分。没药(研)、木香、蔓荆子、草乌(炮.去皮尖)、人参、丹砂(研)、铁砂(水洗十次.用醋一盏.煮干盘内.炒出烟

  • 六味木香散

    《中国药典》:六味木香散药方名称六味木香散处方木香200g栀子150g 石榴100g闹羊花100g豆蔻70g荜茇70g来源系蒙古族验方。性状为黄色的粉末;气香,味辛、苦。炮制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

  • 铅丹散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铅丹散药方名称铅丹散处方铅丹胡粉各15克栝楼根甘草各75克泽泻石膏赤石脂白石脂各37.5克制法上八味,研为细末,过筛。功能主治治消渴。用法用量每次2克,用温开水送下,一日三次

  • 诃子散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诃子散药方名称诃子散处方诃子(炮,去核)甘草(炙)厚朴(姜制,炒)干姜(炮)草果(去皮)陈皮良姜(炒)茯苓神曲(炒)麦芽(炒)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心脾冷痛不可忍,及

  • 大效厚朴煎丸

    药方名称大效厚朴煎丸处方厚朴1斤(去皮,用生姜半斤和皮,切作片子,水7升同朴煮,水尽为度,不用生姜,朴焙干),干姜4两(锉作骰子大,用甘草2两,半寸截,水7升,同煮水尽,不用甘草,干姜焙干),茴香4两

  • 星夏栀子汤

    药方名称星夏栀子汤处方半夏、南星、香附、石膏、栀子。功能主治痰火嗳气。摘录《类证治裁》卷三

  • 归芍利导汤

    药方名称归芍利导汤处方油当归7钱,枳壳1钱(面煨,去瓤),萝卜子1钱,槟榔1钱,生白芍5钱,车前1钱5分,细甘草1钱。功能主治痢,日夜数10次,欲下不下,逐点而来者。用法用量服药后,大便渐通,色变黄,

  • 化瘀洗方

    药方名称化瘀洗方处方刘寄奴4钱,川萆薢4钱,大蓟4钱,小蓟4钱,羌活4钱,独活4钱,桑枝3钱,川芎3钱,大黄2钱,红花2钱,地鳖虫2钱。功能主治一切伤后血络不活,筋缩作痛。用法用量水煎,熏洗,每日2至

  • 消乳岩丸

    药方名称消乳岩丸处方夏枯草蒲公英各120克金银花漏芦各60克 山茨菇 雄鼠粪(两头尖)川贝母(去心)连翘金橘叶白芷甘菊花没药(去油)瓜蒌仁乳香(去油)茜草根甘草广陈皮紫花地丁各45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