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五膈宽中散

五膈宽中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膈宽中散

药方名称五膈宽中散

处方白豆蔻(去皮)二两,甘草(炙)五两,木香三两,厚朴(去皮.生姜汁炙熟)一斤,缩砂仁丁香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各四两。香附子(炒去毛)十六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因忧恚、寒热,动气伤神,致阴阳不和,腑脏生病,结于胸膈之间,遂成五膈之病。

一曰忧膈,胸中气结,津液不通,饮食不下,羸瘦短气;

二曰恚膈,心下实满,噫辄醋心,饮食不消,大小便不利;

三曰气膈,胸胁逆满,噎塞不通,噫闻食臭;

四曰寒膈,心腹胀满,咳嗽气逆,腹上苦冷雷鸣,绕脐痛,不能食肥;

五曰热膈,五心中热,口中烂生疮,四肢烦重,唇口干燥,身体或热,腰背疼痛,胸痹引背,不能多食。

及一切气疾,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入生姜二片,盐少许,沸汤点服,不计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五膈宽中散

药方名称五膈宽中散

别名宽中散(《世医得效方》卷三)。

处方白豆蔻(去皮)60克甘草(炙)150克木香90克厚朴(去皮,生姜汁炙熟)500克 缩砂仁丁香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各120克 香附子(炒,去毛)50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五膈。一曰忧膈,胸中气结,津液不通,饮食不下,羸瘦短气;二曰恚膈,心下实满,噫辄醋心,饮食不消,大小便不利;三曰气膈,胸胁逆满,噎塞不通,噫闻食臭;四曰寒膈,心腹胀满,咳嗽气逆,腹上苦冷,雷鸣绕脐痛,不能食肥;五曰热膈,五心中热,口中烂生疮,四肢烦重,唇口干燥,身体或热,腰背疼痛,胸痹引背,不能多食。

用法用量每服6克,人生姜2片,盐少许,沸汤点服,不计时。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猜你喜欢

  • 九物大黄薄贴

    药方名称九物大黄薄贴别名大黄薄贴处方大黄3两,黄芩3两,白芷2两,寒水石5两,白蔹5两,黄柏2两,石膏3两,赤石脂3两,黄连3两。制法上药治下筛,以3合投粉糜2升中和之。功能主治痈疽发背。用法用量大黄

  • 瘘疮止水丸

    药方名称瘘疮止水丸处方云母粉4两,樟冰8分(先将云母粉放一半于银碗内垫底,次入樟冰,上再以云母粉盖之,火煅樟冰,气出即止),黑铅6钱(铁勺内化开,入铜绿6钱,立取出)。制法先将上药依方配好,两味和匀,

  • 春容散

    《古今医鉴》卷九:春容散药方名称春容散处方白附子18克 枯矾9克硫黄15克 黑铅(炒枯)9克密陀僧60克轻粉3克 黄丹(飞过)3克麝香0.6克制法上药为末和匀。功能主治主面上肺风疮。用法用量先将冷冰擦

  • 苓白术散

    药方名称苓白术散处方人参4钱,白术(炒)1两,木香4钱,莲肉(去皮心)1两,砂仁5钱(去壳),白茯苓1两,甘草6钱,陈皮6钱,山药1两,黄耆1两(蜜炙)。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泄泻。用法用量若缺人

  • 地苓芍桂汤

    药方名称地苓芍桂汤处方熟地2两,茯苓5钱,白芍5钱,肉桂5分。功能主治伤风后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五

  • 留线汤

    药方名称留线汤处方熟地5钱,款冬花1钱,山茱萸2钱,麦冬5钱,地骨皮5钱,贝母1钱,苏子1钱,山药3钱,芡实3钱,百部3分。功能主治肾水涸,劳损弱怯,喘嗽不宁,渐渐瘖哑,气息低沉。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

  • 大提药方

    药方名称大提药方处方雄黄1钱,藤黄1钱,麝香1钱,朱砂3分,蓖麻肉3钱,红升丹1钱5分。功能主治对口、发背、恶疽初起。用法用量先将蓖麻研如泥,后和各药研烂,用瓶封贮,勿令泄气。同时围敷患处,4-5日即

  • 加味泽兰汤

    药方名称加味泽兰汤处方泽兰3钱,丹参3钱,当归2钱,酒芍2钱,甘草5分,五灵脂2钱,蒲黄2钱,通草2钱。功能主治活血逐瘀。主单纯血瘀之月经过少,经来色紫,少腹时痛,硬而有块,按之痛甚,苔薄黄,脉两尺沉

  • 安胎如圣丹

    药方名称安胎如圣丹处方鲤鱼1个。功能主治胎气动。用法用量煮,并汤食之。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十

  • 补肺清肺化痰汤

    药方名称补肺清肺化痰汤处方天冬、麦冬、大生地(炒)、百部、百合、阿胶、川贝母、知母、北沙参、钩藤、枇杷叶、竹茹、马兜铃、栝楼仁。功能主治肺虚气粗,鼻扇有痰。用法用量水煎服。收后20余日,可用大熟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