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养心汤

养心汤

仁斋直指》卷十一:养心汤

药方名称养心汤

处方黄耆(炙)白茯苓茯神半夏当归川芎各15克远志(取肉,姜汁淹,焙)辣桂柏子仁酸枣仁(浸,去皮,隔纸炒香)北五味子人参各7.5克甘草(炙)12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心虚血少,惊惕不宁。

用法用量每服9克 加生姜5片,大枣2枚,水煎,空腹时服。

如水饮内停,怔忡心悸者,加槟榔、赤茯苓

备注心主血而藏神。心经气血不足,无以养神,则神不安,故见惊悸不寐。治当益气养血,补心宁神,方中参、耆以补心气,芎、归以养心血,二茯、远志、柏仁、枣仁、五味以宁心安神,更用半夏曲和胃化痰以助运,辣桂辛散以制酸收,甘草调和诸药,共成益气补血,养心安神之功。

摘录仁斋直指》卷十一

万病回春》卷四:养心汤

药方名称养心汤

处方远志(去心)9克龙骨20克石莲芡实莲蕊天门冬桔梗(去芦)车前麦门冬(去心)酸枣仁各10克 辰砂2克(另研细末,调服)甘草6克

功能主治治心肾内虚,不能固守,相火妄动,以致滑精者。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灯心64厘米,水煎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四

张伯臾方:养心汤

药方名称养心汤

处方朝鲜白参12克(另煎冲),山萸肉12克,瓜蒌12克,熟附片6克(先煎),薤白6克,红花6克,麦冬18克,当归18克,半夏9克,黄连3克,生川军9克(后下)。

功能主治益气温阳,养阴活血。主气阴两虚,心阳不足,血瘀痰滞。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张伯臾方

猜你喜欢

  • 加减升麻汤

    《种痘新书》卷四:加减升麻汤药方名称加减升麻汤处方升麻1钱,防风6分,桔梗5钱,川芎5钱,陈皮5钱,牛蒡8分,连翘8分,山楂8分,柴胡8分,蝉退4分,赤芍6分,甘草3分,木通5分。功能主治痘疮初热,外

  • 艾茸敷法

    药方名称艾茸敷法别名艾叶回阳散处方硫黄5钱,雄黄5钱,艾茸1斤。功能主治阴疮黑陷而不痛者。用法用量艾叶回阳散(《古方汇精》卷二)。摘录《金鉴》卷六十二

  • 黑豆饮

    《圣济总录》卷十三:黑豆饮药方名称黑豆饮处方黑豆半升(炒熟),防风(去叉)1两,羌活(去芦头)半两,甘草(炙,锉)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热毒风。皮肤壮热,心神烦躁,口干面热,肢节疼痛。用法用量每

  • 干蟾散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干蟾散药方名称干蟾散处方干蟾1枚(烧灰)龙柏花地骨皮没药各7.5克麝香3克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功能主治治走马牙疳。用法用量每有口齿疳疮蚀破者,先以消石少许掺之,相次以此药1.5

  • 加味调中汤

    药方名称加味调中汤处方补中益气汤加神曲、麦芽、木香。功能主治服药过多,胃气薄弱,稍为饮食所压,其头即痛。摘录《证治宝鉴》卷十一

  • 太乙膏

    药方名称太乙膏处方脑子3克(研)轻粉乳香各6克(研)麝香9克(研)没药12克(研)黄丹150克制法上用清油500克,先下黄丹熬,用柳枝搅,又用憨儿葱7枝,先下1枝熬焦,再下一枝,葱尽为度,下火不住手搅

  • 烂耳散

    药方名称烂耳散处方穿心莲粉0.3克 猪胆汁粉0.3克 枯矾0.6克制法上药三味,各研极细,混匀。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敛湿去脓。治耳内流脓,或黄或红,或有臭气。用法用量先以棉签清除耳中脓液,再用本晶少许吹

  • 花乳石散

    《圣济总录》卷一四一:花乳石散药方名称花乳石散处方花乳石1两(煅、研),乳香(去石,研)、夜明沙(研)、胆矾(研)、地龙(去土,为细末)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五痔。用法用量每用时,先以甘草汤洗拭

  • 二仙散

    《仙拈集》卷四:二仙散药方名称二仙散处方轻粉、硫黄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诸癣。用法用量蜜调搽。摘录《仙拈集》卷四《寿世保元》卷八引黄宾江方:二仙散药方名称二仙散处方穿山甲(用好浆儿酒1斤浸,将山

  • 补益紫金丸

    药方名称补益紫金丸处方青蒿2两,柴胡(去苗)2两,芍药1两,五加皮1两,续断1两,石斛(去根)1两,黄耆1两,羌活(去芦头)1两,以上锉,以无灰酒2升,童便2升浸,置日中晒3日,逐日转动,日足漉出焙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