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分气丸

分气丸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分气丸

药方名称分气丸

处方附子吴茱萸当归川芎陈皮莪术干姜延胡索五味子白芷白及益智白术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治脾胃虚弱,气不升降,中脘痞塞,四肢倦怠,无力多困,饮食不消;妇人荣卫俱虚,经候不调,两胁刺痛,脐腹胀满,肢节疼痛,时发寒热,面色萎黄,日渐瘦弱,全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生姜汤送下。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二十

御药院方》卷三:分气丸

药方名称分气丸

处方木香青皮(去白)陈皮(去白)白豆蔻仁 缩砂仁三棱(炮,切)蓬莪术(炮,切)荜澄茄萝卜子枳实(麸炒)各30克黑牵牛(炒)60克

制法上十一味,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治胸膈气痞,痰实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用生姜汤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分气丸

药方名称分气丸

处方白术(锉,麸炒)2两,木香(炮)2两,蓬莪术(煨)2两,干姜(炮)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切,炒)2两,桂(去粗皮)2两,甘草(炙)2两,缩砂仁(去皮,炒)2两,茴香子(炒)2两,干木瓜(切)2两,益智仁(炒)2两,胡椒半两,阿魏(醋化白面和作饼,炙)1分。

制法上为末,浸蒸饼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膈气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盐汤嚼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魏氏家藏方》卷二:分气丸

药方名称分气丸

处方木香(湿纸煨)1分,檀香1分,丁香(不见火)半两,姜黄半两,白豆蔻仁半两,香附子(去毛)半两,砂仁1两,甘草1两半(炙)。

制法上为细末,神曲糊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气。

用法用量细嚼咽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魏氏家藏方》卷二:分气丸

药方名称分气丸

处方附子2两(去毛),姜黄1两2钱半,砂仁1两,甘松1两,蓬莪术(炮)1两,甘草1两半(炙),陈皮(去白)半两,木香(不见火)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气。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姜汤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卫生总微》卷十四:分气丸

药方名称分气丸

别名塌气丸

处方蝎半两,胡椒1两,木香半两,巴豆1分(去壳皮膜,出油尽)。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腹胀。

用法用量每服3-5丸,葱白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四

《卫生总微》卷十四:分气丸

药方名称分气丸

处方巴豆10个(去壳皮膜,出油尽),木香1钱,附子1个(重半两。炮,去皮脐尖)。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腹胀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2-3丸,熟水送下。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四

《扁鹊心书·神方》:分气丸

药方名称分气丸

处方黑丑(半生半熟,取头末)4两,青皮(炒)1两,陈皮(炒)1两,干姜(炮)1两,肉桂1两。

制法上为末,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行气,化酒食。主心腹痞闷疼痛,两胁气胀,痰涎上攻,咽嗌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姜汤送下。

摘录《扁鹊心书·神方》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分气丸

药方名称分气丸

处方藿香叶1两,草豆蔻(去皮)1两,半夏(汤洗7遍,焙)1两,丁香半两,白矾(枯)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温胃,止呕逆。主一切涎嗽。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橘皮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分气丸

药方名称分气丸

处方糖球子(即山楂),甘草2斤,香附半斤,藿香叶1两,甘松1两。

制法上为末,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驻容颜。主

用法用量方中糖球子用量原缺。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

《永类钤方》卷二十一:分气丸

药方名称分气丸

处方木香(炮)1分,黑牵牛(生)半两。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疳气,腹胀膨脝。

用法用量3岁服30丸,米汤送下。

摘录《永类钤方》卷二十一

《鸡峰》卷二十:分气丸

药方名称分气丸

处方附子1两,吴茱萸1两,当归1两,芎1两,陈皮1两,蓬莪术1两,干姜1两,延胡索1两,桂1两,五味子1两,白芷1两,白及1两,益智仁1两,白术1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脾胃虚弱,中脘痞塞,气不升降,四肢倦怠,无力多困,食饮不消;妇人荣卫俱虚,经候不调,两肋刺痛,脐腹胀满,肢节疼痛,时发寒热,面色萎黄,日渐瘦弱,全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前生姜汤送下。

摘录《鸡峰》卷二十

《博济》卷二:分气丸

药方名称分气丸

别名小分气丸

处方三棱(醋浸1宿,切作片子,焙干用)3两,牵牛(微炒)3两,大戟3两(细锉,炒令紫色),芫花2两(醋炒),甘遂2两(捶碎,炒令黄色佳),官桂(去皮)1两。

制法上为细末,以醋煮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消滞气,利胸膈,止心疼,化酒食毒。主腹胁胀满。

用法用量小分气丸(《御药院方》卷三)。

摘录《博济》卷二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分气丸

药方名称分气丸

处方三棱(煨,锉)5两,蓬莪术(煨,锉)5两,青橘皮(锉,用巴豆半两打破同炒黄,去巴豆不用)5两,胡椒半两,阿魏1两(醋面作饼,炙干)。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谷劳嗜卧,身体烦重。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陈橘皮汤送下,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猜你喜欢

  • 艾蒿酝酒

    药方名称艾蒿酝酒别名艾叶酒处方白艾蒿10束(每束如升许大,净择水洗,锉细)。制法煮取浓汁,拌曲末,一如常酝法,酒熟去糟取清酒。功能主治大风癞病,身体面目俱有疮痍,恶汁自出。用法用量艾叶酒(《圣济总录》

  • 奔豚丸

    《东垣试效方》卷二:奔豚丸药方名称奔豚丸处方厚朴(姜制)7钱,黄连(去须,炒)5钱,白茯苓(去皮,另末)2钱,川乌头(炮)半钱,泽泻2钱,苦楝(酒煮)3钱,玄胡1钱半,全蝎1钱,附子(去皮)1钱,巴豆

  • 白蔹汤

    方出《圣惠》卷四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八十三:白蔹汤药方名称白蔹汤处方漏芦3两,白蔹3两,槐白皮3两,蒺藜子2两(微炒,去刺),五加皮3两,甘草3两(炙微赤)。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脚气。脚上生风毒疮

  • 参术遇仙丹

    药方名称参术遇仙丹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川芎2两,皂角刺2两,藁本2两,蝉壳2两,天麻2两,羌活3两,独活3两,细辛3两,紫参3两,丹参3两,沙参3两,知母3两,玄参4两,当归4两,荆芥穗4两,红花

  • 多子酒

    药方名称多子酒别名百子酒处方甘枸杞1斤,桂圆肉1斤,核桃肉1斤,白米糖1斤。制法共入绢袋内,扎口,入坛内,用好烧酒15斤、糯米酒10斤,封口,窨3-7日,取出。功能主治补益。主用法用量百子酒(《仙拈集

  • 神消散

    药方名称神消散处方黄芩蝉蜕甘草木贼各15克谷精草苍术各30克 龙退3条(炒)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治眼内黄膜上冲,赤膜下垂。用法用量每服6克,夜卧时用冷水调下。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七

  • 浸黄酒

    药方名称浸黄酒处方人参(拣肥大者,去芦)5钱,白术(去梗,泔浸,土炒)1两2钱,茯苓(坚白者,去皮,为本,水澄去浮,晒干)8钱,大甘草(炙)5钱,当归(全用,酒浸,姜制)6钱,生地黄5钱,熟地黄(拣,

  • 得圣丸

    药方名称得圣丸别名得胜丸处方川乌(炮,去皮)1两,五灵脂2两,没药2钱。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豆大。功能主治妇人产后血气虚冷,腰腹大痛,便痢脓血。用法用量得胜丸(《普济方》卷三四五)。摘录《医方类

  • ***仁丸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仁丸药方名称***仁丸处方***仁(研如泥)5两,芎?1两1分,附子(生,去皮脐)半两,大黄(锉碎,酥炒)2两,甜消半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大肠风壅,秘涩

  • 比圣汤

    药方名称比圣汤处方马兜铃根。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小儿五种蛊毒。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空腹顿服。当时随吐蛊出,未快吐,即再服。摘录方出《圣惠》卷八十八。名见《普济方》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