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利膈化痰丸

利膈化痰丸

《袖珍》卷一:利膈化痰丸

药方名称利膈化痰丸

处方白术4两,皂角(去皮弦子)3两,生半夏(切)、白矾2两(研)。

制法上将皂角揉水半碗,浸半夏白矾,春五、夏三、秋冬十日,不用皂角,晒,为末,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气。

用法用量方中半夏用量原缺。

摘录《袖珍》卷一

丹溪心法》卷二:利膈化痰丸

药方名称利膈化痰丸

处方南星、蛤粉(研细)1两,半夏瓜蒌仁、贝母(去心)、香附半两(童便浸)。

制法上为末,用猪牙皂角14梃敲碎,水1碗半,煮杏仁(去皮尖)1两,煮水将干,去皂角,擂杏仁如泥,入前药搜和,再入姜汁泡,蒸饼为丸,如绿豆大,青黛为衣。

功能主治豁痰疏郁,泄火散热,降逆气,润肺止嗽。主一切痰涎壅塞,郁火热于胸膈之间,痰喘不利。

用法用量中南星半夏瓜蒌仁、贝母用量原缺。《杏苑》本方用:南星2两、半夏1两5钱、贝母2两、哈粉1两、瓜蒌仁(另研)、香附各2两、牙皂、青黛各1两、杏仁(另研泥)1两5钱

摘录丹溪心法》卷二

年氏《集验良方》卷四:利膈化痰丸

药方名称利膈化痰丸

处方青黛4钱,制半夏2两(姜炒),片苓1两,川贝母2两,黑丑2两,杏仁(炒,去皮尖)2两,枳壳2两(炒),瓜蒌仁(去壳,微炒)2两,黄连(炒)2两,皂荚1两(熬膏),香附子2两(炒),陈皮2两。

制法上药皂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湿郁痰饮。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远服。

摘录年氏《集验良方》卷四

猜你喜欢

  • 胶芩四君汤

    药方名称胶芩四君汤处方人参1钱,白术(蜜炙)1钱,茯苓1钱,甘草(炙)1钱,阿胶(炒珠)1钱,黄芩(酒炒)1钱,生姜3片,大枣2枚。功能主治妇人胎动。用法用量本方原名胶艾四君汤,与组成不符,据《竹林女

  • 定风汤

    药方名称定风汤处方牙皂角(炙)1寸(去皮),白石膏5钱,朴消1钱,荆芥1钱,葱白3寸。功能主治风热牙疼,喜寒恶热者。用法用量漱牙。各家论述内生风热,并于一颊,邪火自实,因致牙疼。故得寒饮则阴阳微和,而

  • 赤金散

    药方名称赤金散处方红铜落(打红铜器落下者,滚水淘净,铜勺中灼赤,米醋煅7次)3钱,川五倍(如菱角者佳,碎如豆粒,去末,无油锅内炒,先赤烟起,次黑烟起,即软如泥,若不透则不黑,又不可太过则须色绿。第一要

  • 独圣丸

    《医学心悟》卷五:独圣丸药方名称独圣丸处方五灵脂(去土,炒烟尽)。制法上为末,醋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去瘀积。主瘀血凝积,瘀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以致暴崩下血者。用法用量每服1-2钱,淡醋水送下;清

  • 独活丸

    《圣济总录》卷一二一:独活丸药方名称独活丸处方独活(去芦头)半两,防风(去叉)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零陵香半两,芎?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当归(切,焙)半两,沉香(锉)1两,鸡舌香1两,升麻1

  • 导气槟榔散

    药方名称导气槟榔散处方槟榔(锉)1两,木香半两,木通(锉)半两,桑根白皮(炙,锉)半两,牵牛子2两(一半生,一半熟,同捣,取末1两),郁李仁(麸炒,去皮)1两(别研如膏),大黄半两(湿纸裹,煨)。制法

  • 经验天灵盖散

    药方名称经验天灵盖散处方天灵盖2指大(用白檀香煎汤洗,酥油炙黄色用),槟榔5枚,阿魏2钱,辰砂1钱(另研),麝香1钱(另研),甘遂2钱,安息香3分。制法上各为极细末,和匀。功能主治传尸劳虫。用法用量每

  • 参术二陈汤

    《叶氏女科证治》:参术二陈汤药方名称参术二陈汤处方人参白术(蜜炙)当归白芍陈皮半夏(姜制,炒黄)炙甘草各等分功能主治主妊娠气虚,胎不能举,下压膀胱,尿闭腹肿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叶氏女科证治》《叶

  • 加减理中丸

    药方名称加减理中丸处方半夏(汤炮7次)1两,白术(麦麸炒)1两,干生姜1两,梓朴(锉,姜制炒)1两,附子(去皮脐,姜煮)1两,人参(去芦)1两,荜拔半两,丁香半两(不见火)。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

  • 凉血清肠散

    《证治准绳·类方》卷六:凉血清肠散药方名称凉血清肠散处方生地黄当归芍药各3.6克防风升麻荆芥各3克黄芩(炒)黄连香附